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台灣問題研究專家嚴安林近日撰文表示,兩岸因素在選舉中的正面作用不斷顯現,大陸的惠台政策,給國民黨勝選營造良好的兩岸關係環境。當台灣民眾對過去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無感」時,對照現今「兩岸關係不佳卻是有感」,這讓國民黨候選人「民生牌」與「經濟牌」的發酵,民進黨的「主權牌」與「統獨牌」失靈。
福建社會科學院現代台灣研究所的《現代台灣研究》期刊,近來刊登大陸重要涉台學者嚴安林的文章〈2019-2020年台灣政局演變趨勢及其對兩岸關係的影響分析〉,文中分析2018年地方選舉之後的台灣藍綠白政局變化,以及2019至2020年的兩岸關係發展。
藍勢力回升 反獨強化
針對台灣在地方選舉後的政治新局與對兩岸關係發展,文中指出,國民黨堅定「九二共識」與反對台獨有助未來國民黨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國民黨勢力回升,預示反獨力量得到強化,「藍升綠降」有利遏制台獨分裂活動;民進黨選舉失敗,也讓其推行施政造成困難,推動台獨能力下降。
至於民進黨在去年地方選舉的敗選,嚴安林表示,民進黨的慘敗與蔡英文總統沒有意願與能力處理好兩岸關係有關,他並引述台媒報導的評論說,關鍵在於兩岸關係緊縮造成民生衝擊,從觀光業到農漁業,經濟牌全面發威,讓民怨大反撲,終成民進黨一大敗因。
綠挑動兩岸 走對抗路
不過他也在文中指出,儘管民進黨在地方選舉慘遭重創,但因掌握中央政權機器與立法院多數,因此仍是未來兩年台灣政局主導的力量。至於總統大選候選人,他也注意到,民進黨內部各方派系有基本共識,即蔡英文仍然是民進黨2020年保住執政權的最大資本,若無法連任成功,民進黨推薦誰當候選人,都不能保證成功。
至於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嚴安林分析,民進黨政府可能會更加擁抱台獨基本教義派,拒不調整兩岸政策,堅持台獨立場,將讓地方選舉後至2020年大選期間讓兩岸關係出現更大挑戰。
他說,民進黨可能進一步挑動兩岸關係走向對立與對抗,蔡英文不檢討自身政策與找尋其敗選的原因,反而妄言認定是大陸干預台灣選舉,並在選後又進一步限縮兩岸交流,做出管控兩岸人員的錯誤作法。
國民黨內鬥不利2020 柯參選有優勢
大陸涉台學者嚴安林近來在《現代台灣研究》撰文,分析國民黨與台北市長柯文哲的選情。他說,雖然「韓國瑜現象」不會形成對國民黨主席吳敦義領導權威的挑戰,但因國民黨有望再度執政而出現表態參選2020大選者踴躍的現象,使國民黨面臨初選紛爭內部矛盾的加劇及候選人產生時程的拖延,不利嚴陣以待迎接2020年。
嚴安林在文中指出,2018年地方選舉,國民黨穩住陣腳、谷底翻身,是牽制民進黨的最大力量。國民黨對2020年東山再起充滿信心,但是也因著能在2020奪回政權,而引發各種問題,比如勝選後同樣存在著改革與世代交替的議題之爭。
文中表示,國民黨的有望勝選也延誤改革契機,就連國民黨自身都意識到,地方選舉勝選原因是因為民進黨太爛,而非國民黨的整體表現傑出,藍營改革與世代交替因此可能卻步。
他也提到,國民黨進一步趨向本土化的發展,地方黨部主委直選以拿下多數縣市執政權之後,地方勢力坐大,國民黨中央號令地方困難,暗槓危機頻繁以及矛盾突出等等,使得國民黨的「內憂」大於「外患」。
至於柯文哲,他則評論柯陣營積極備戰2020年,但是否參選尚在天人交戰階段。相關民調數據顯示,柯的支持度很高,表示選民是討厭民進黨,但也沒有因此喜歡國民黨,選民已厭倦藍綠惡鬥,盼第三勢力出頭的空間大,這是柯文哲參選最大優勢。
此外,嚴安林也提到,藍綠都可能難以推出最強候選人,對柯而言也是最佳機會。蔡英文極可能代表民進黨參選,但其支持率不高;而國民黨候選人產生,不僅時程長,內部矛盾大,難以整合出最強者,且民調高的高雄市長韓國瑜參選2020年可能性小。
嚴安林表示,柯文哲相關動向都是意在「進可選,退則守」的戰略主動,目的在於既保留參選可能,又未關閉「白綠合」之門。
(記者/呂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