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7・旺報-綜合報導

2018-04-17・旺報-綜合報導
隔閡擴大 陸學者幫台講話空間緊縮

面對當前兩岸情勢干擾因素增多,近期雖有不少大陸涉台學者前往台灣調研探路,但不少大陸涉台學者直言,當前兩岸針鋒相對的態勢正在逐漸升高,這種高度隔閡氛圍也蔓延至兩岸學界交流,就連鴿派涉台學者言論都遭放大鏡檢視,幫台灣講好話的空間也縮小中。

華盛頓通過《台灣旅行法》實質推進台美官方交流,助推雙方軍事合作、行政院長賴清德三番兩次宣示台獨言論、台獨勢力頻推各類正名公投;近期各方局勢的發展,一方面讓低迷的兩岸關係持續下探,另一方面卻也助推互不信任的氛圍從官方擴散至兩岸學界,乃至民間。

一名在大陸堪稱自由派的學者指出,當前兩岸關係緊張,增添兩岸學界的交流困難,近日不少前往台灣交流的大陸學者都充分感受到這種氛圍,坦白說,在過去是很少見的。

該學者直言,以他自己的文章為例,過去台灣學界向來把他定位成開明的大陸學者,認定他的多數文章對台灣還是持友善的立場;但近期幾篇在外媒討論兩岸關係的文章,竟然遭到點名批判。

該學者稱,這種對文章「放大鏡」的檢視待遇,自己過去從未在台灣學界碰到過,儘管批評是來自台灣綠營的學者,「但這種現象真的是好事嗎?」特別是兩岸官方溝通已經中斷,「兩岸學界也要這樣嗎?」

此外,另一名涉台學者也表明,兩岸學界的交流不管是公開或私下本來就一直都有,也許學者不全然代表官方的看法,但仍然是一個風向標,是兩岸相互了解的一個管道,台灣方面應該要更開放一點,而不是拒之門外。

該學者認為,或許有些台灣學者認為現在美國頻頻打出「台灣牌」,讓台灣當局方面說話多了一分底氣,連帶讓有些學者也誤判情況,開始對有些大陸學者的言論「說三道四」,其實是十分不理性。

該學者直言,不用大陸方面說,台灣學界自己也知道,大陸涉台學者中有所謂鴿派與鷹派之分;鷹派學者批評台灣,台灣學界反擊或許有幾分道理,但如果連鴿派學者的話都聽不進去,情況就很嚴重了。

(記者/陳柏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