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1・旺報-綜合報導

2019-08-11・旺報-綜合報導
熊貓外交 陸獨門的和平利器

最早是贈送 1982年後改為租借或交流 僅台港澳獲贈

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種,數量稀有且模樣討喜。從1950年代開始,大陸持續進行「熊貓外交」,陸續向境外贈送或租借大熊貓,藉以增進友好關係。最早是贈送,1982年後改為租借或交流等方式,只有台灣與港澳獲贈大熊貓。大熊貓所到之處,都會引發中國炫風,被譽為「最萌的外交大使」。

回顧「熊貓外交」,最早可追溯至唐代武則天。日本《皇家年鑑》記載,垂拱元年(西元685年),武則天送給日本天武天皇兩隻「白羆」和70張「白羆」毛皮。據專家考證,「白羆」就是大熊貓。1936年至1945年,國民政府贈送14隻大熊貓給西方國家。

2013年9月20日,大熊貓「圓仔」在法國博瓦勒動物園熊貓館內玩耍。(新華社)
2013年9月20日,大熊貓「圓仔」在法國博瓦勒動物園熊貓館內玩耍。(新華社)

平平、安安 最早贈蘇聯

1950年代開始,大陸持續進行「熊貓外交」。最早接受新中國贈與大熊貓的國家是蘇聯。1957年「平平」、1959年「安安」被贈予蘇聯。北韓在1965年至1980年間也獲贈5隻大熊貓。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大陸,促成「興興」和「玲玲」到訪美國,成為當時《紐約時報》頭條新聞。據統計,華盛頓國家動物園大熊貓館開放後一年內,約有110萬名美國遊客參觀了大熊貓。

2015年7月9日,美國華盛頓動物園海歸明星大熊貓「泰山」迎來10歲生日。(新華社)
2015年7月9日,美國華盛頓動物園海歸明星大熊貓「泰山」迎來10歲生日。(新華社)

1982年前 贈出23隻熊貓

從1957年至1982年,先後有23隻大熊貓被贈送給蘇聯、北韓、美國、日本、法國、英國、墨西哥、西班牙、德國等9個國家。

1982年,為響應保護瀕危動物的全球性號召,大陸宣布停止贈送大熊貓出國。此前都屬於純政治性贈送,之後展開租借模式,租借目的大多為研究和繁殖。例外的是,2009年送給台灣的「團團」和「圓圓」,香港、澳門也獲贈大熊貓。

最近的一次「熊貓外交」版圖拓展是丹麥,2019年4月,「毛二」和「星二」前往哥本哈根動物園。為迎接兩位「重量級貴賓」,丹麥斥資2400萬美元打造中國風建築。

21世紀後,「熊貓外交」展開方式由「租借」改為「合作研究」。2007年宣布不再向國外贈送大熊貓,但可與國外展開合作研究,從此開啟中外合作研究模式的「熊貓外交」。截至2017年10月,大陸與12個國家14個動物園建立了大熊貓長期合作研究關係,共有40隻中國籍大熊貓(含出生幼崽)旅居海外。

保育成功 等級變易危VU

從贈送到租借,再到合作研究,「熊貓外交」成功改善大陸的國際形象。國際媒體對大熊貓議題的正面報導傾向,也蔓延到大陸對其他瀕危動物的大力保護,比如藏羚羊、麋鹿等。

2017年5月2日,丹麥首相拉斯穆森訪華首站就來到四川,拉斯穆森在成都餵大熊貓吃蘋果。(中新社)
2017年5月2日,丹麥首相拉斯穆森訪華首站就來到四川,拉斯穆森在成都餵大熊貓吃蘋果。(中新社)

2016年8月,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發布最新的物種紅色名錄,將大熊貓的瀕危等級從「瀕危EN」降到「易危VU」。之後一年內,藏羚和雪豹的瀕危等級也從「瀕危EN」降到「近危NT」和「易危VU」。

大陸地大物博,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擁有世界上最多的鳥類種數,裸子植物種類也居世界首位,為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但生物多樣性正面臨著嚴峻形勢。大陸15%至20%的高等植物屬瀕危物種,相關的4萬種生物的生存受威脅。

為《生物多樣性公約》較早的締約國之一,大陸積極參與公約國際事務,是率先完成公約行動計畫的少數國家之一。完成於1994年的《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畫》,使得大量保護生態環境的活動有章可循。(記者王曉鈴)

小靈通-大熊貓

中國特有種,台灣稱貓熊。主要棲地是四川、陝西和甘肅山區,頭軀長1.2-1.8公尺,尾長10-12公分。體重80-120公斤,最重可達180公斤,體色為黑白兩色,有著圓圓的臉頰,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體,內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鋒利的爪子。大熊貓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王曉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