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名「張洲」微博上的一篇文章,最近在大陸網路上引起廣泛關注。在大陸網路一面倒妖魔化港台年輕人的同時,這篇博文透露出更多的「遺憾」與不解:「最令人心痛的是那種撕裂,一種情緒使內地年輕人撕裂於港台年輕人,兩岸三地年輕人之間產生了一種最最令人遺憾的情愫:恨。從此,那些燭光,那些祈福,那些援手,皆為雲煙,永不復在了。」
曾幾何時,當2008年5月12日汶川發生地震,在震後不到48小時,香港立法會就通過了3.5億港幣賑災撥款,隨即又成立了救災專屬基金,撥款90億港幣,加上賽馬會捐出的10億港幣,社會各界募捐的1880萬港幣,光是港府當年就撥捐上百億賑災款!
除了公部門的捐款外,香港民間的捐款更高達130億港幣!據親北京的「鳳凰網」估計,香港當年為汶川地震捐款超過200億港幣,是境外捐助最多的地區。
而根據海基會的統計,台灣對汶川地震的捐款也高達15.2億人民幣,僅次於香港。相反的,大陸一些「首富」企業家在震災發生的第一時間,反應冷漠,捐款小氣,被陸媒及陸網民痛罵。
11年過去了,台港民間情誼大大提升,以前看不起台灣的香港人越來越喜歡台灣,不管好感度民調或是來台香港旅客人數都不斷提升;諷刺的是,香港人對台灣人的好感部分來自對大陸人的反感,像是「當陸客占領中環」後,更多的香港旅客、特別是情侶們,喜歡利用周末假期及廉價的台港機票,到住宿便宜、小吃特產多的台灣一日遊、兩日遊。形成「港客占領西門町」的有趣景象。
台灣人現在到香港,因為講國語,常會被誤認為「大陸人」,但在表明「來自台灣」後,卻又受到香港人的歡迎。可能是台港民間關係空前密切,一旦香港發生「占中」、「反送中」的政治運動時,大陸網民又傾向認為「台獨港獨,兩獨合流」。
「張洲」微博因此感嘆:「這種撕裂還牽扯到各種層面,旅遊層面,生活層面,經貿層面,文化層面……黃智賢和何君堯(香港建制派立法會議員),在內地有多香在本地就有多臭……當一邊是讚美鮮花時,在另一邊肯定是過街老鼠。」(記者/宋秉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