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建政70周年在即,30年前、建政40周年前夕上映的電影《開國大典》,4K新版已排定10月18日大陸全國上檔,也讓「4K修復」成為媒體、網路上的熱門話題。無獨有偶,經由江蘇華夏電影膠片修復技術有限公司的數位修復,《南京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大橋施工技術》兩部紀錄片也將於10月面世。
江蘇華夏電影膠片修復技術有限公司目前擁有超過2萬部膠片電影資料,並對收藏的大量膠片電影、紀錄片進行數位修復,當中包括由謝晉執導的經典名作《芙蓉鎮》,描繪阮玲玉生平的珍貴紀錄片《一代影星阮玲玉》等。該公司電影修復團隊「修舊如舊」、「妙手回春」的技術與能力,不僅在江蘇傲視群倫,放眼全大陸亦屈指可數。
華夏老手藝保存紀錄片
不僅如此,華夏也是大陸唯一拓展全系列聲像檔案數位修復業務的企業。談起膠片物理修復的「老手藝」以及「4K修復」的高科技,江蘇華夏電影膠片修復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新新表示,在進行數位修復的同時,膠片電影的保存亦為該公司相當重要的工作。
「膠片電影,尤其是紀錄片,留下了過去的真實影像,是很珍貴的歷史資料。」陳新新指出,《南京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大橋施工技術》兩部紀錄片為1960年拍攝,數位修復工作現已完成。下個月由華夏興建的民營檔案館「江蘇電影檔案展示館」正式開館,館內除這兩部紀錄片外,並可查閱其他紀錄片或資料片。
老電影修復主要分物理修復、數位掃描、數位修復三個階段。陳新新形容,膠片的物理修復為一門「老手藝」,但如今科技含量也越來越高。常規的膠片清潔仍停留在人工階段,用清水或溶劑擦拭灰塵;華夏則引進一系列的清潔設備,原理類似於「洗牙」,用超音波的方法震盪去掉油汙灰塵。
黑白片修復花兩個半月
經物理修復的膠片,使用專業化的儀器設備掃描成為數位格式後,即進入「數位修復」階段,利用專業軟體把「不應該存在的內容去除掉」。陳新新強調,過程聽起來簡單,實際上,軟體修復的內容尚需人工比對;「一部電影一般有十幾萬幀畫面,每一幀都要經過人眼的二次比對。」
今年上半年,華夏與愛奇藝影業合作修復1948年開拍的黑白老電影《三毛流浪記》,因磨損較為嚴重,華夏團隊20餘位成員花上兩個半月,才完成4K修復工作。修復後的《三毛流浪記》,6月已於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光影記憶.時代經典:新中國成立70周年特別影展」單元亮相。
(記者/賴廷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