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月即將於大陸全國上映的「新版」《開國大典》,6月時讓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全場為之驚豔的《三毛流浪記》,均採用「4K修復」。但膠片老電影並非意味著畫面模糊不清,解析度甚至最高能達到8K,遠勝過時下一般的2K數位電影;包括國際級名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侯孝賢等,仍堅持用作品追求「膠片質感」。
「所謂4K,指的是解析度為4096×2160。」江蘇華夏電影膠片修復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新新日前表示,一般人對老電影的印象,往往來自於昔日的錄影帶,受限於當時的技術,轉製後畫面僅能達到「準標清」(低於解析度1280×720)的效果,於電視機上放映後效果更略差一籌。
物理成像的膠片電影解析度可達6.5K,超過現有一般的2K數位電影,有些用70mm膠片拍攝的電影,解析度甚至能達8K。如今電影院均放映數位電影,「數位電影逐漸取代膠片電影,最主要的原因是成本。」陳新新指出,膠片用過一遍就「廢掉」,NG意味著「燒錢」;數位拍攝只需一部數位攝影機,即可無限制地拍攝。
國際間有一批導演仍「固執」地用膠片,例如侯孝賢的《刺客聶隱娘》、克里斯多福諾蘭的《全面啟動》皆是如此。「膠片電影是物理成像,不是一個個像素點堆積而成的,相比於數位電影更真實、更還原、對比度更強烈,更多的畫面細節和色彩得到保留。」陳新新如是說。
(記者/賴廷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