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2・旺報-專題報導

2019-11-22・旺報-專題報導
學者穿梭成就馬習會 二軌受重視

兩岸交流30多年,除雙邊官方溝通,做為「二軌對話」的學術交流作用亦不容忽視,即便是馬政府時期,兩岸官方交流已非常密切,仍舊少不了雙邊學者搭橋。2015年舉辦「馬習會」前後,都可看到包括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董事長趙春山、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副教授張五岳等學者穿梭其中的身影。
民進黨2016年重返執政後,兩岸關係急轉直下,不只官方交流中斷,就連雙邊學術交流也受波及,如今更對大陸學者觀選團下達「封口令」,如此做法不只無助改善兩岸關係,更形同緊縮當前兩岸所剩無幾的對話管道。
事實上,馬政府時代兩岸關係正處甜蜜期,半官方窗口的兩會(海基、海協)交流空前密切,官方機構的陸委會與國台辦溝通,更是屢屢有所突破。即便當時有聲音認為,兩岸官方直接交流幾乎已成常態,但從「馬習會」例子來看,二軌學術交流在兩岸交流中,仍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先不說時任總統馬英九在行前欽點趙春山、張五岳、台大政治系教授左正東及政大外交系副教授黃奎博做為「馬習會」的隨身顧問;「馬習會」幕後重要推手之一趙春山更在其著作,清楚揭祕推動會晤的始末。
趙春山稱,2015年初曾赴北京一趟,拜訪時任國台辦主任張志軍等人,當時大陸就透露出對「馬習會」的正面態度,隨後4月再與張志軍等會面,大陸更明確拋出「第三地與國際會議不同,可以考慮」、「見面本身就是最大成就」等說法。同年7月於上海,現任中共外事委祕書長兼辦公室主任楊潔篪胞弟,著名美國專家楊潔勉,更委請趙轉達,歡迎馬卸任後前往上海演講。
歷經趙春山大半年的兩岸穿梭,再經當年10月時任陸委會主委夏立言在廣州與張志軍會面最後確認,「馬習會」11月順利在新加坡召開。

(記者/陳柏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