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7・Array

2019-12-07・Array
從教育著手 陸推新時代愛國主義

中共中央與國務院於11月12日印製了《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

中共中央與國務院於11月12日印製了《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透過以「愛國主義」為主軸來作為中華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並強調此為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財富。綱要提到「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要求民間廣泛進行歷史教育,以抵禦歷史虛無主義的危害。歷史的虛無造成過去中國的「多元一統」的文化從根本的被否定,進而過度推崇西方思想與封建制度,扭曲革命運動。

清廷在1904年頒布癸卯學制後,引來書寫中國歷史的學潮,夏曾佑的《最新中學中國歷史教科書》、錢穆的《國史大綱》等,這些不同學派的中國通史,在立論上都頗有差異。范文瀾就引援了馬克思主義,強調物質基礎與鬥爭對社會發展進程的推進作用;錢穆則是著重在文化制度與歷史社會的描述。

中共建政後,改宣揚「新愛國主義」來區別以民族復興為主軸的「舊愛國主義」,以鞏固社會主義制度與避免民族主義的排外之弊。但後來興起的反右運動、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乃至文化大革命等整黨整風的運動興起大陸史學著作盲目的套用「馬克思主義史學」,這樣的束縛一直持續到1979年改革開放後。

改革開放除了引進外資,也重新引入外國思想制度,引發否定中華傳統、質疑社會主義的壓力,江澤民的既有路線受到挑戰,直至2010年前,愛國、愛自己的文化似乎成為一中非主流路線。不過隨著大陸的快速發展,這樣讚頌西方、貶抑大陸的虛無氛圍,也日漸受到大眾抵制,在文化層面上大陸青年對自身國族認同也隨著時間,越發有錢穆口中的「溫情與敬意」。

大陸延續千年的政治體系成了最大優勢,並與並與經濟的增長互相依賴,這成為了愛國主義最有利的依託。儘管大陸文化與制度仍遭受外界不少抨擊或誤解,甚至有許多人警惕2012年反日示的暴力行為,是否會扭曲愛國主義或再度迸發義過激烈的民粹。但縱觀歷史,如今理性的力量反而主導輿論動向。而最重要的是,愛護國家與歷史已成了時下社會的宏大敘事,不可能被全盤瓦解,縱使當前執政者不是共產黨,也不會有絲毫改變。(記者蔡宗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