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1・旺報-綜合報導

2018-05-01・旺報-綜合報導
中美談判前夕 陸高分貝叫陣

指外需占比僅6%至7% 不怕貿易戰

中美貿易談判預計本周登場,美國派出的高層代表團可能在5月3日抵達北京。談判前夕,大陸官員表達強硬態度,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表示不必怕貿易戰。他說,大陸目前經濟成長,內需比例很大,外需占比已經不到10%,大概在6%至7%之間,「假如說完全沒有進出口,完全停止了,我們去年的成長速度是6%,就足夠了」。

由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和中國經濟50人論壇共同主辦的「2018中國與世界思想對話會」於4月28日在清華大學舉行。楊偉民在回答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如果短期內爆發貿易戰,是不是扛得起」的提問時,作以上表示。

美不容陸發展高科技

今年首季大陸GDP達到6.8%,楊偉民認為,短期來講,這樣的成長率可以打90分。但從長遠的角度來講,不必太在意這樣的數字,而要思考經濟成長的長期可持續性問題。
美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Thomas Friedman表示,美中兩國之間的利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是政體不同,理念不同,發展階段也不同。過去30年,還可以很好管理彼此間的不同,「因為中國停留在低附加值產品上,而不是做微電子,做晶片,這樣一個差異,我們是可以容忍的,但現在大陸推進中國製造2025,我們看到中國在發展AI、電動車、高科技產品,這會讓我們的經濟受到威脅」。
對於上述觀點,楊偉民駁斥,「只讓中國生產T恤,讓美國生產高科技,這種國際貿易的交易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合適的」。

陸企核心技術仍落後

楊偉民認為,中國企業正在逐步走向高科技,這恰恰是實行市場經濟的結果,並非政府命令企業去做,這是經濟規律,勞動成本上升,必須研發更高附加值的產品,比如京東方,原來是一個很古老的國有企業,最後自己選擇走入液晶顯示領域,變成世界前幾名。
「這恰恰是我們改革的成效,你們一方面讓我們改革,企業這麼走,你們說你們不能進到這裡面去,這是我的領地,這不行,你能生產,為什麼我不能生產?最後只有看競爭結果。」
此外,楊偉民承認,嚴格來說,中國企業在高科技領域與美國差距仍然很大,「我們體量大一點,占了市場大的優勢,並不是貶低這些企業,它們成功最主要是因為市場體量大,不在於核心技術水平高」。

(記者/許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