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政府強推《反滲透法》,陸委會宣誓絕對不會「動輒入罪」,但隨即傳出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蘇宏達因曾在臉書批評蔡政府的故宮政策而被警方調查。港媒《大公報》1月2日刊出評論文章反諷,台灣不是有言論自由嗎?為何批評蔡政府的學者會被調查?蔡政府已儼然是「獨裁政府」,還天天把「民主自由」掛在嘴邊,真是貽笑大方。
《大公報》「隔海觀瀾」專欄1月2日刊出朱穗怡的評論文章稱,蔡英文當局之所以倉促立法,當然是為了下周的總統大選;蔡政府這三年多的施政天怒人怨,為了重新凝聚綠軍力量,過去一年來大打「反中牌」,訂立《反滲透法》無非也是為了討好深綠陣營。
阻止兩岸融合發展
評論稱,民進黨最不樂見兩岸交流密切,而《反滲透法》正可製造寒蟬效應,打擊兩岸民間交流,因為倘若有一天,一名台灣民眾與大陸人士交談,民進黨當局就可以根據《反滲透法》調查該名台灣民眾是否「被滲透」。
文章譏諷,反正「官字兩個口,上說有理,下說有理」,民進黨當局一句「維護台灣安全」,一頂「紅帽子」就可以扣在任何人的頭上。
近年由於民進黨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已導致兩岸聯繫溝通機制停擺,但兩岸依然保持民間交流,加上大陸公布惠台的「31條措施」、「26條措施」,給予台灣同胞同等待遇,吸引不少台青登陸發展;而蔡政府炮製《反滲透法》就是為了阻撓兩岸民間交流,阻止兩岸融合發展。
切斷交流安插罪名
文章直指,《反滲透法》也是民進黨用來打擊異己、打擊統派的利器;國民黨堅持「九二共識」,主張改善兩岸關係,促進兩岸交流,並組織訪問團登陸參訪,但今後如果國民黨組團到大陸訪問,民進黨則可利用《反滲透法》指控國民黨「被滲透」;以前民進黨只是用言語來「抹紅」國民黨,但以後則可打著法律的旗號來定罪,以切斷國民黨、統派人士與大陸方面的交流。
連日來台灣各界都指責《反滲透法》定義模糊,評論認為,這恐怕是民進黨當局故意為之,因為只有定義曖昧不清,民進黨才有操弄和發揮的空間,才能無限上綱、安插罪名;「真沒想到,時隔近40年,台灣又回到了威權時代,而當政者竟然是當年要打倒威權的民進黨。」(記者/藍孝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