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6・旺報-連線報導

2020-03-26・旺報-連線報導
疫外大考 強國家弱社會抬頭

陸學者認疫情已被意識形態化 導致國家治理和全球治理模式競爭

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各國治理方式因而被拿來比較。25日在北京一場研討會上,幾位大陸重量級學者指出,疫情成為當代國際社會的一個分水嶺,許多過去主張市場至上的學者,都反思在疫情下,只有大量的國家干預,才有助於控制疫情和恢復經濟;學者不諱言,疫情已被意識形態化,導致國家治理模式和全球治理模式的競爭。

「強國家弱社會」或「弱國家強社會」是大陸與西方民主國家的根本制度差異,25日「中國抗疫經驗如何為世界借鑑」研討會在北京舉行,大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前副所長丁一凡指出,他在近期的交流發現,很多市場派的學者,都認為在疫情下,讓國家過度干預,也比不干預好。譬如美國面對連續鎔斷,只有採取大量的國家干預,才能讓經濟恢復。

他認為從疫情的表現來看,美國正在失去超級大國的地位,非但沒有提供任何領導力或公共產品,反而是中國率先有能力提供援助,在中國幫助許多歐洲國家的情況下,也漸漸出現地緣政治的競爭。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指出,中國的心態要把握準確,要清楚自己是「大病初癒」,而非「完全健康」,自己也面臨復工的壓力,他認為中國應該要更以平常心和同理心,應對接下來的挑戰。

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勇認為,國際的疫情,正被意識形態化,導致國家治理模式和全球治理模式的競爭。他指出,中國在疫情初期,被美媒說是治理模式失敗所造成,這就反映西方對中國意識型態的偏見,在後疫情時代的全球經濟秩序中,他研判國家對市場的作用會逐步上升。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認為,這次疫情對所有國家都是一場大考,考驗治理水平、執政理念、組織協調力、國民素質、企業家形象等,對全世界都是反思,她認為,由於東西方文化差異,西方對世界對中國欠缺認同感,因此白白浪費了中國為世界創造的防疫時間機遇。

(特派員/陳君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