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0・旺報-綜合報導

2020-09-10・旺報-綜合報導
北漂族返鄉 化身「新留守青年」

夕陽產業再造翻紅 追求美好生活也改變家鄉

這些離開大城市,回歸家鄉的「新留守青年」的共同理想之下認為,回鄉並不是無奈和逃避,而是另一種奮鬥,相信通過互聯網時代的串聯和自己的努力,追求美好生活的同時也能改變家鄉。

辭高薪職 父母罵瘋了

舉例來說,出生在湖北應城黃灘鎮的農村青年劉大峰,當初能考上廣東的大學成為村裡的驕傲。由於過去村裡的粉筆產業逐漸走向夕陽化。從華南師範大學畢業後,劉大鋒就加入一家初創的互聯網公司,做行政管理,月薪近萬元。

原本在互聯網前景看好的劉大峰,卻放不下小時候糊粉筆盒的記憶,也忘不掉替自己交齊學費的粉筆與家鄉記憶。2004年劉大鋒辭掉互聯網公司的好工作,偷偷摸摸地回到家鄉開淘寶店,甚至被父母和村民都覺得「瘋了」,以為他在大城市受到打擊而精神失常,每天在家對著一台電腦,居然妄想復活家鄉的夕陽產業—粉筆業。「趕緊回廣州把工作找回來!」父親的聲音每天都在耳邊。

 

2018年,楊經挺(左)結束20多年的「北漂」生活返鄉。圖為他在福州周末潮玩市集推銷農產品。 (中新社)
2018年,楊經挺(左)結束20多年的「北漂」生活返鄉。圖為他在福州周末潮玩市集推銷農產品。 (中新社)

當初每天工作20多小時的劉大峰,活躍在各大網路平台上,例如光在阿里巴巴官方論壇上就發布多達30多萬條的粉筆訊息,只要搜索「粉筆」,就能看到他的資訊。

如今10多年後,劉大鋒的外號已成為「粉筆大王」,旗下公司一年能生產150億支粉筆,整個村的粉筆業又從2000年初的夕陽沒落重新翻身,村里共1000多戶的年收入水平,也從2000、3000元躍升至10萬元以上。

網路行銷 村民發大財

劉大鋒讓父母和村民相信了自己沒有發瘋,而是發現互聯網的力量,證明出商業不只可以聚集在大城市,年輕人也不只能在大城市漂泊。

「新留守青年」的故事也不僅僅發生在劉大峰身上,相對更像是先行者的他,後續有同樣理念的青年也不少。

出生在四川大涼山的「90後」陳陽表示大城市真的很好,但是也認為家鄉的好,卻沒有被更多的人看到,有著綠水青山與藍天,還有美味的黑豬肉、蔬菜與菌菇特產,反問自己「為什麼要留在大城市,而不是反過來讓家鄉變得更好呢?」

北漂多年的胡甫國,返回家鄉湖南郴州市養雞。圖為他在辦公室內整理貨架。(新華社)
北漂多年的胡甫國,返回家鄉湖南郴州市養雞。圖為他在辦公室內整理貨架。(新華社)

而且因為網路發達的關係,讓家鄉和城市的差距已經日漸縮小。陳楊發現家鄉昭覺村鎮上的農產品雖然非常好,但是卻賣不到縣市裡,關鍵在於村民們沒有這個意識。她想讓家鄉特色的煙燻香腸臘肉,還有羊肚菌等農產品讓更多人嘗到,因此最初透過開設淘寶店並上線10款左右的產品。

造富家鄉 夜閃閃發光

她坦言剛開始也很緊張,覺得「淘寶上已有這麼多商家,還會有人來買我家的東西嗎?」甚至有次成都的客戶下訂20罐臘肉,還讓她擔心是不是親友刻意捧場。但逐漸靠著累積的資源和淘寶電商,做到了1年100多萬的銷售規模。

陳楊說,如今也正在籌資建設一個大型農產品加工廠,作為昭覺農產品的集散地,把包括菌類、土豆、酸菜、臘肉香腸等土特產,配合電商做系列的分揀、打包、倉儲、物流,更好的把家鄉各村落的產品送到外地去。

她更相信,家鄉以後不會再被外面的同學誤會「沒有通電」,因為會和城市一樣,閃閃發光。

觀察如今這些「新留守青年」,通過過去在大城市的打拚經歷、專業技術和互聯網商務的嗅覺,改造著自己的家鄉,賦能傳統意義上的邊緣地帶,甚至重構大陸的經濟版圖。(記者/吳泓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