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6・旺報-專家觀點

2020-11-16・旺報-專家觀點
抗疫滴水不漏 陸防人也防物

不能提供消毒證明食品 一律不准上市銷售

自今年6月以來,大陸遼寧、安徽、福建等10餘省分,都曾在進口冷鏈食品或包裝物上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這些一再出現的風險,表明冷鏈食品進口環節的疫情防控形勢,一環扣一環,可能比想像的要更複雜,各方都需全力以赴,絕不可掉以輕心。
從最初的主要「防人」,再到現在的「防人」還要「防物」,都再次提醒全社會不能低估疫情傳播的複雜性、不確定性、未知性,在防控常態化上須有打持久戰的準備,杜絕僥倖心理,切勿放過任何一個環節的風險點。

天津近日新冠確診病例與冷凍食品有關,11月10日凌晨,濱海新區連夜開展核酸檢測。(新華社)
天津近日新冠確診病例與冷凍食品有關,11月10日凌晨,濱海新區連夜開展核酸檢測。(新華社)

冷鏈運輸 病毒可活數周

無論是實驗室內或是實際的情況,都證實新冠病毒可以在零下的低溫中生存時間超過一個星期以上,甚至更久。因此冷鏈防疫已成外防輸入關鍵關口,需納入常態化防控。所幸截至目前,還未發現帶有病毒的冷鏈食品上市銷售,這樣的情勢,須繼續保持下去。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就表示,即使是普通冷鏈運輸,病毒也可以存活好幾周。此外,冷鏈食品進口來源較廣,從產地到運輸過程中,都可能伴隨著不可控的因素。
大陸國務院近日才公布《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明確要求對進口冷鏈食品要實現全流程閉環管控。上述方案明確規定「凡是不能提供消毒證明的,一律不能上市銷售」,這尤為關鍵。

科技防疫 紫外線燈消毒

冷鏈食品消毒、檢測的工作量大、環節多,也有必要從升級技術的角度提升目前的檢測效率和防控安全。大陸一些碼頭管理人員和工人建議,相關部門應組織科技人員聯合攻關,對冷鏈食品裝卸裝備進行升級換代,最大限度減少人員接觸風險;同時推廣使用紫外線燈,對凍品進行不拆包裝照射,最大限度地用現代科技提升疫情防控水準。這些來自防控一線的建議,都值得參考。
最大限度遏制進口冷鏈食品的風險擴散,就不能止於進口環節的消毒和檢測,後續的溯源工作同樣重要。
相較於「防人」,對包括進口冷鏈食品在內的「物」的防控,可能會出現意識的放鬆,在透明度以及社會感知上,也往往不及一些常規防疫措施。這勢必要求相應的防疫措施落實,要有更具針對性的監督跟進。(記者/林永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