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已久的中美貿易磋商逐漸邁入正軌。據大陸官媒報導,正於5月15日至19日赴美訪問的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特使、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於當地時間17日會見美國總統川普,大陸商務部也在同日宣布終止對美國進口高粱的雙反調查。大陸學者受訪表示,雙方談判已逐漸進入正常軌道,有助出現階段性成果。
人民網報導,與劉鶴會面的過程中,川普表示,美中應著重在能源、製造業領域加強貿易投資合作,擴大農產品貿易和市場准入,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合作,為兩國人民帶來更多實際利益。
美欲保持結構性優勢
劉鶴此前在2月底、3月初率團赴美,以及本月初美國鷹派貿易代表團訪陸時,均未會見對方領導人。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沈國兵分析,由於前兩次磋商均未有定論,當然也不會會見對方領導人,因此本次劉鶴會見川普後,預計將對本次磋商帶來正面幫助。
大陸商務部18日並宣布,終止對美國進口高粱的反傾銷、反補貼「雙反調查」。上海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盛九元受訪認為,雙方的談判「終於進入正常軌道」。
盛九元說,就中方立場看,在走向經濟大國的過程中,擴大對外開放是必然的,一定會調整自己的貿易結構,只是美方在希望解決貿易逆差的同時,也希望能保持自己的結構性優勢,如技術領先,因此劍指「中國製造2025」,並操弄其他非經濟因素,導致爭端擴散。
陸盼美開放出口管制
他認為,本輪談判將有助於產生階段性的共識,一定程度的緩解爭端。不過,若美方希望保持自己的結構性優勢,爭端將不會很快解決,並陷入持續反覆的談判過程。他說,以中方立場來看,除適度在進口、開放程度讓步外,也將希望美國放開高科技等領域的出口管制,並加強雙方的制度規範銜接、降低非經濟因素干擾。
(記者/陳政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