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外交戰略隨著時代環境與領導人意志而轉變,毛澤東時代的外交戰略是「反霸權鬥爭」,他提出「三個世界」,將階級鬥爭搬到國際舞台,並成為第三世界的精神領袖;鄧小平則提出「韜光養晦」,維持國際局勢和平穩定,以專注於內部經濟建設;到了習近平時代,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大陸已壓制不住外部需求與內部呼聲,外交戰略轉向主動「有所作為」,要為世界貢獻「中國方案」。
毛澤東時代處於美蘇冷戰格局之下,當年大陸內部百廢待興,外部強敵環伺,國際形勢極其不利,毛卻在1970年代提出「三個世界」理論以及「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支援不少國家和地區的反殖民浪潮,並成為了第三世界的精神領袖。還積極介入國際治理,凸顯毛澤東濃厚的國際主義抱負與社會主義理想。
相較於毛澤東的革命浪漫主義,鄧小平時代的外交戰略回歸實用主義,奉行「韜光養晦」,重心放在經濟建設和國內發展上,此後江澤民、胡錦濤基本上都延續此一路線。
鄧小平的務實也與時代環境有關,一方面,鄧要集中精力收拾內政的爛攤子;另一方面,國際局勢也出現變化,包括東歐巨變、冷戰結束,社會主義運動陷入低潮。
到了習近平時代,其執政之初就提出「大國外交」概念,明確要在國際上更積極地發揮大國作用,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並提出「一帶一路」構想。這是大陸從「韜光養晦」走向主動「有所作為」的開端。
事實上,外交戰略轉向主動「有所作為」,並非完全是習近平個人意志的展現,還包括大陸實力迅速增長、外部資源需求加大、民族情緒上揚等因素影響。當大陸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之後,大陸已進入「藏不住」的時期。(楊家鑫)http://貿易戰促陸自省 認清危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