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適逢八二三炮戰60周年,儘管戰爭煙硝味已遠離,但當年金門可謂陸美台戰略角力前線。1960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當時兩位候選人民主黨甘迺迪與共和黨尼克森,還曾以「是否要棄防衛金馬」作為辯論主題,至今仍為不少人樂道;而逾6000萬人收看,也讓金門(Quemoy)一躍成為國際焦點。
1958年八二三炮戰爆發,大陸對我實施瘋狂炮擊,封鎖我海上運補;當時美國總統艾森豪表明,美國不會放棄對台灣的責任,甚至派遣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布防台海並護航我運補船;就在兩年後是否要放棄防守金門等議題,成為的美總統大選期間兩黨候選人交鋒議題。
金馬撤軍兩黨唱反調
回顧1960年美國大選,在首場辯論後半段觸及相關議題後,當時主辦辯論的美國廣播公司更乘勢將第二場辯論主題聚焦在,「是否該防衛金門馬祖」。當時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范福連德,更單刀直入拋出,「若中共進攻金門、馬祖,會不會派遣第七艦隊及其他軍事力量?」的尖銳敏感問題。
當時甘迺迪雖主張要防衛台灣,但卻直言金門等地距離大陸太近,在戰略上無法防禦;若要為台灣開戰,必須把防衛線畫分清楚,金門並非保衛台灣的必要防線。華盛頓應與國民政府溝通,比照撤離大陳島的做法,從金馬撤軍。
甘迺迪認為,1955年生效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主要保護台灣與澎湖,強調金門與馬祖並不在條約定義的防衛範圍,不應該因為是「自由土地」,就介入台海之間的戰爭。
不過,尼克森則持相反意見。他直言,大陸最終的目的是要解放台灣,所以攻打金門等地無疑是拿下台灣的前奏;「毫無疑問,美國要遵守條約義務」。他更援引過去西方世界姑息希特勒的前車之鑑,直指這樣只會養大北京胃口。
陸美台戰略角力連動
尼克森還呼籲,防衛金門與否是「原則問題」,金馬都是自由民主國度的土地,一旦貿然放棄,恐將引起連鎖效應,因為大陸想要的不只金馬或台灣,而是全世界;所以不能退讓。
不過,相當諷刺的是,甘迺迪當選後並未要求我方放棄金馬,反而是「主戰派」的尼克森後來成為總統後,向北京拋出橄欖枝,於1972年破冰訪問大陸。無論歷史如何轉折,當年的大選辯論,也透露出金門在陸美台三方角力的戰略地位與意義。(記者/陳柏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