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0・旺報-綜合報導

2018-10-10・旺報-綜合報導
中美貿易戰升溫 台電子業陷風暴

郭台強:帶動鮭魚返鄉 需政府出手協助

台灣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郭台強9日出席首屆台灣國際人工智慧暨物聯網展開幕典禮時,針對近日來中美貿易摩擦升溫,對於在大陸投資的台資企業影響是否持續擴大,郭台強預告11日將在國賓飯店舉辦的電電公會70週年慶茶會,邀請行政院長賴清德討論,目前台商需要政府出手的協助與克服的困境。

貿協董事長黃志芳。(記者周怡德攝)
貿協董事長黃志芳。(記者周怡德攝)

日前,郭台強在接受香港媒體中評社訪問時提到,現今中美貿易摩擦部分,已經有許多台廠尤其IoT(物聯網)周邊產品逐漸有感受,若要降低中美貿易的衝擊,最好的辦法是回到台灣來生產。但能不能帶動這波鮭魚返鄉潮,首先政府得打安心牌,讓台商「有感」,台灣產業環境所面臨的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等「五缺」問題,以及能源政策部分得解決,對台商回流才有幫助。

兩波加稅 通訊業遭殃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接受《旺報》專訪時則指出,美國對中國大陸課稅手段持續加重,第二波2000億美元課徵10%的商品關稅,受衝擊目標諸如網通廠、自行車及零組件、紡織廠生產線部分已拉回台灣廠自己做,下一波受影響的可能是台灣最仰賴的電子零組件廠。

首屆台灣國際人工智慧暨物聯網9日於南港展覽館登場。(記者周怡德攝)
首屆台灣國際人工智慧暨物聯網9日於南港展覽館登場。(記者周怡德攝)

美國對中國大陸加徵關稅所公布的兩波清單中,受影響的國際商品與通訊產業相關的包括導航設備、交換器、路由器、寬頻數據機、無獨立通訊功能的智慧手錶、光通訊等產品,2017年上述產品在大陸生產並輸往美國的金額,估算接近250億美元。

毛利降低 同業又搶單

在關稅提高下,台灣業者雖有機會與部分客戶達成默契,零組件、系統代工、經銷商、品牌共同分攤部分成本,甚至調高終端產品售價因應,但對於毛利與出貨表現恐有負面影響。
再從長期分析,情勢將更為不利,如交換器、寬頻設備由歐美客戶下單,並以美國為重要出口地區的產品,將因許多國際同業的生產地點廣布全球,面臨對手積極搶單。
台廠的退路,尋求其他製造地點也是當務之急。在陸設廠的台灣自行車三雄─巨大、美利達、桂盟,以巨大來看,擴大佈局歐洲市場這回幫上了忙,今年7月斥資17億新台幣投資匈牙利新廠做為全球第四個生產基地,可就近供應歐洲市場。另一個選項,就是將美國訂單轉由台灣廠或荷蘭廠生產出口。
(記者/周怡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