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1・旺報-綜合報導

2018-11-01・旺報-綜合報導
資管新規發酵 保本理財量創新低

淨值型產品到10月增幅187% 富二代成私人銀行新客源

大陸資管新規4月實施僅半年時間,但對銀行理財市場的影響明顯,包含保本理財型產品的發行量持續下降,刺激淨值型產品漸漲格局。觀察近期統計數據,產品募集的時間開始於資管新規發布前的淨值型銀行理財產品共93檔,直到10月已增加至267檔,增幅達187%。

另據《證券日報》指出,著力高資產族群的私人銀行業務也有所變化,銀行客戶經理透露,自己服務的40名私人銀行客戶已呈現低齡化特徵,「富二代」明顯增多,原有客戶注意力也轉向財富傳承,同時養老相關服務需求加大。

民眾向銀行專員諮詢理財產品。(本報系資料照片)
民眾向銀行專員諮詢理財產品。(本報系資料照片)

客戶經理門檻要求高

由於這些「富二代」新客戶具備高學歷特徵,更懂財務、產業與經濟,會提出很多問題和需求,因此對於擔任客戶經理的要求門檻也更高,例如AFP(金融理財師)證書必不可少,內部也獎勵考取更高端的CFA(特許金融分析師)等證照。

而就一般銀行理財產品而言,4月上路被稱為「資管新規」的《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影響下,導致銀行保本理財規模減少,部分銀行增加結構性存款產品,同時淨值型理財產品數量也有增加的趨勢。

所謂「淨值型理財產品」定義是相對於收益型產品,意指採用淨值化運作模式,能每日或定期揭露淨值,並分為封閉式、開放式兩種。從資管新規發布後,監管部門要求所有資管產品都需採淨值化運作模式。

大陸民眾從金融博覽會各家商業銀行廣告看板前走過。(CFP)
大陸民眾從金融博覽會各家商業銀行廣告看板前走過。(CFP)

需了解淨值型產品風險

因此根據融360監測資料,從上周19日統計到25日為止,大陸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共2215款,較上期減少125款;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為4.49%,較上期下降0.02個百分點。
觀察細部產品表現,其中保本理財產品發行量共543款,占披露預期收益率產品的26.03%,較上期下降0.85個百分點,創今年最低水準。

而淨值型銀行理財產品則保持成長。透過中國理財網的統計,開放給一般個人客戶的產品中,募集時間始於資管新規發布前的淨值型產品共93檔,直到10月增加至267檔,成長幅度達187%。由於淨值型銀行不能保本,就投資態度上《中國基金報》提醒有些銀行打擦邊球宣稱的預期收益率並沒有法律效力,投資者反該關心股票、債券的投資比例,了解風險承受能力作出理性判斷。

(記者吳泓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