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虛擬銀行,泛指不設實體網點只依靠網路或手機提供服務的銀行,類似大陸網上銀行、微眾銀行等網路銀行。1月14日,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第12屆亞洲金融論壇上表示,香港將引入虛擬銀行交易機制,第一批虛擬銀行牌照將在第1季落地實施。
港用戶習慣難改變
據港媒報導,在2018年8月31日虛擬銀行牌照截止申請後,香港金管局已向8家公司發出了通知信,告知其虛擬銀行牌照申請已經進入下一輪甄選。
據大陸新媒體36氪報導,由於虛擬銀行的業務都是在線上進行,所以其風控方面需要大量應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金融科技技術,這正好是這些大陸網路巨頭們最擅長的事情,也是金融創新較為滯後的香港所缺乏的。
實際上,740萬人口的香港有187家傳統銀行,2018年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中排名世界第三。但在瑞士盧塞恩大學做的全球金融科技中心排名中,香港落在第10名。
香港在金融創新上真的落後了嗎?報導指出,其實,香港社會和金融機構對虛擬銀行的接受程度並不高,原因恰恰是因為這片土地上的傳統金融業務已經非常成熟。香港的傳統銀行業務滲透率很高,信用卡和簽帳卡業務十分成熟,用戶習慣難以改變。
根據畢馬威發布的《香港銀行業報告2018》裡的資料顯示,香港資產排名前4的銀行,2017年稅前總收入占整個香港銀行業收入的86.5%。融360大數據研究院分析師李萬賦認為,香港一直是3、4家傳統銀行占據統計地位,發展創新業務的動力較小。
進軍大灣區的跳板
畢馬威認為,香港金管局推動設立虛擬銀行的做法有助於促進香港的金融科技和創新,並重新界定客戶的服務體驗。
平安證券(香港)的研報觀點認為,香港已經有了十分成熟的傳統銀行業務。作為存量市場,香港留給虛擬銀行拓展的空間並不大。這份研報還認為,過於嚴格的監管限制,會影響虛擬銀行的商業模式,並使其經營趨向於保守,帶來了虛擬銀行與傳統銀行之間發生價格戰的可能。
在短期內,虛擬銀行獲得較為豐厚利潤的可能性不大。香港嚴格的監管環境,也會使它們用低價換市場的商戰模式難以發揮。
報導指出,拿到牌照的巨頭們,看中的也並非僅僅是香港本身。安永亞太地區金融科技領袖詹姆斯·勞埃德日前表示,香港虛擬銀行牌照申請者可以在大灣區找到更多的機會,並且能夠用手中的資源來掌控這些機會。在東南亞不斷發展的市場上,也可以找到類似機會。
(記者葉文義/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