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條大路通羅馬,現在大陸是所有的道路都通向收費站。在大陸14萬公里的高速公路上,90%的都要收費。據《2018年中國高速公路行業研究報告》指出,2017年,大陸全國收費高速公路通行費收入為4752.75億元(人民幣,下同),支出8523.75億元。
「貸款修路,收費還貸」政策制定與改革開放之初,是當時大陸政府財政不足的過渡之舉。時至今日,政府的財政收入與30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語,收費公路政策仍基本保持不變,政府依舊習慣於通過市場化融資的手段建設公路。
很多人都把高速公路稱為「印鈔機」,然而鉅額虧損讓很多人都感到驚訝,每年5、6千億元的支出花到了什麼地方?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在「貸款修路,收費還貸」的模式下,很多人認為,高速公路貸款還完了,也就停止收費了。但問題並不那麼簡單。
一些地方政府和交通部門在作為「政府還貸公路」收費償清貸款本息後,多數公路搖身一變,轉變性質為「經營性公路」,得以繼續收費。2014年,國家明令禁止,於是各地就祭出了「統貸統還」這招。只要有一條路還沒還清貸款,所有其他路都將繼續收費。就意味著,只要地方有修不完的路,就沒有停止收費的一天。
每年支出超過5000億這麼多的錢都花到哪裡去了?鳳凰網曾報導,收費去向不透明,是很多人質疑高速收費的重要原因。2014年新華網曾報導,審計署曾對18個省份的高速收費的專項審計,揭開了一些黑洞:大量資金被閒置,並未還貸,有些資金被挪用於建樓堂館所、投資股票等;人浮於事,高額福利,再加上日常的養護費用,就出現了虧空。
(記者/林永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