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09・旺報-專題報導

2019-05-09・旺報-專題報導
美對補貼界定擴至金融 對陸摩擦擴大

在中美貿易協商過程中,美方一再強調結構性改革及最終談判結果的可執行性。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發展研究室主任徐其淵認為,這些都與國企補貼規則的新動向息息相關;同時,美國對於補貼範圍的界定也從財政行為擴大到金融領域,並將貿易摩擦向多邊延伸,目標是要對大陸的「非市場導向」政策形成合攻,並進一步孤立大陸。
在2019年1月,美國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針對大陸補貼問題的70項質疑,其中約1/3與國企有關。徐其淵指出,美歐日推動補貼規則改革的重要目標,就是重新商定WTO規則下的公共機構認定標準;如果將國有企業、國有商業銀行認定為公共機構,則其對下游企業提供貨物或服務、向其他企業提出貸款或參股的行為,都將構成補貼,受到補貼的企業(通常是國企)將受到制裁。
以往WTO規則下的補貼主要是財政補貼,如財政貼息、稅收補貼、進出口補貼,美歐日此前的聯合聲明則將補貼範圍擴大到金融領域,例如國有銀行提供的借貸與公司資信不符、政府主導產業基金的股權投資、非商業考慮的債轉股等。
上海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盛九元表示,美國一直強調結構性改革,但一定要給大陸留時程,不可能今天承諾、明天就達成,因為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涉及整個國際經濟結構。徐其淵認為,大陸應盡快在國有企業分類改革的基礎上,啟動「競爭中性」改革。

(記者/葉文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