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2・旺報-專題報導

2019-06-22・旺報-專題報導
核彈型工具兩敗俱傷 陸難拋售美債

中美貿易戰在激烈交錯戰火下,從單純的貿易關稅措施,進而延伸到科技打壓如華為,甚至到金融市場的衝擊與對抗工具等,除加強經濟提振的貨幣政策工具外,包含拋售手中持有的美債部位,也同樣是大陸官方在或造成兩敗俱傷結果下,對於美國關稅戰的最後選擇。

實際觀察美國國債,早在去年11月收益率曲線就再度出現倒掛。金融數據公司IHSMarkit近日調查指出,美國製造業活動5月跌至9年來最低點,導致美債走勢並不理想,甚至部分國家開始拋售美債,一旦全面拋售美債的話,美國將會迎來重大的危機。

尤其從5月初以來,美國商界與市場也出現一定擔憂,大陸是否真會以拋售美債作為談判殺手金間。實際上,近一段時間大陸的美債持有量確實出現減少。美國財政部最新數據顯示,大陸在3月大賣104.5億美元的美國國債,讓總持債量下滑至1.121兆美元,總規模也降到2年以來最低。

雖說如此,大陸若真拋售美國公債,雖對美方起到嚇阻作用,但本身也深具「雙刃劍」特色。大多分析師認為,大陸之所以沒有立刻選擇拋售,是因為一旦美債價格暴跌,大陸也要承受不小損失、手中剩餘的美債也會貶值,同時也可能反向造成資金無處投放、人民幣大貶震盪與外資出逃等後遺症,因此成為最後的「核彈型」工具。(記者吳泓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