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9・旺報-綜合報導

2019-10-29・旺報-綜合報導
大咖不來 港股IPO集資年跌2成

今年至今僅187億美元 生物醫藥將迎突破性成長

受到中美貿易戰、反送中運動等不確定因素影響,今年港股IPO(首次公開發行)表現不如預期,同時,在缺乏大咖企業上市的情況下,全年新股集資額較往年跌逾2成,僅以187億美元在全球集資額排名中名列第三,難追美國兩家交易所;不過,由於明年許多生技公司將推新藥上市,專家預期,醫療、生技類股將迎接下一輪突破性成長。

對比去年有小米、中國鐵塔及美團三支超大咖企業撐場,今年港股IPO額度超過300億美元的企業只有百威亞太,集資力道頗為單薄。

9月30日,全球最大啤酒巨頭百威英博集團旗下的百威亞太在港交所上市。圖為百威亞太執行董事兼CEO楊克(左)和執行董事王仁榮(右)共同敲響開市大銅鑼。(中新社)
9月30日,全球最大啤酒巨頭百威英博集團旗下的百威亞太在港交所上市。圖為百威亞太執行董事兼CEO楊克(左)和執行董事王仁榮(右)共同敲響開市大銅鑼。(中新社)

新創公司按兵不動

根據彭博數據顯示,港股今年至今IPO集資額度僅有187億美元,比去年大跌41.9%,雖然市場引頸期盼阿里巴巴今年能夠以100億美元在港上市,但目前仍是雷聲大雨點小,上市之日遙遙無期。

瑞銀全球投資銀行部副主席兼大中華區聯席主管李鎮國解釋,今年港股IPO額度較往年下挫,主要是受到中美貿易戰、反送中運動等不確定因素影響,使投資人偏向保守;另外,部分新創公司掛牌上市後表現不如預期,對於未上市的新創公司帶來壓力,使許多公司按兵不動,等待更好的上市時機或窗口。

李鎮國直言,雖然港股9月起開始急起直追,近兩月的IPO超越了紐約證交所、那斯達克,但全年IPO與後兩者相比,差距仍然不小,在年底前,除非有巨型企業來港交所上市,不然今年恐怕僅能穩守第三名;以目前的市場狀況,許多大型企業還再伺機而動,不會趕在今年掛牌。

在美陸企應難除牌

不過,隨著明年下半年不少生技公司將推出新藥或是展開下一輪成長期,將能為港股帶來一波漲勢。李鎮國表示,許多生技公司還未上市,大部分的企業市值預估落在20億至30億美元,生技醫藥類股將是一大亮點。

至於有投資人提到,美國擬將在美上市陸企除牌,將使陸企轉向港股上市的議題,李鎮國表示,美國兩家交易所為獨立的商業交易所,美國亦是自由及開放市場,所以除牌的可能性極低,且在美上市的陸企也不會輕易放棄上市地位。
不過,李鎮國認為,這些企業有機會選擇到香港或大陸的科創板上市,都有望提升投資者對香港市場的關注度。(記者/李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