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口罩、防護服成了大陸的稀缺物資,不僅醫材本業的廠商卯足全力生產,就連汽車、電子、成衣等行業的業者也爭相「跨界」支援產能,包括汽車業的廣汽、比亞迪、長安汽車、上汽;電子業的富士康及專做外銷服裝的上海嘉麟杰、恒天嘉華等,近期全都在短時間內完成生產線改裝,並在測試完畢後正式投產,展現出大陸製造業的另類速度。
為了支援防疫第一線對口罩、防護服的需求,大陸的各行各業的生產線幾乎都是「秒變身」。其中,廣汽集團自宣布「轉產」口罩開始,即在19日下午,引進4台新設備進入調校,20日開始馬上批量生產口罩。廣汽集團零部件事業本部本部長李進表示,預計2月底完成30部機台設備的裝設,日產口罩能達到100萬個。
派700大巴接回員工
上汽通用五菱汽車也在短時間內聯絡供應商和經銷商,快速完成無塵室的改造和生產線調試,第一批防護口罩已於2月13日生產完成。此外,不少車企更抓緊時間生產負壓救護車。原來30天的生產周期,現在縮短到10天,有企業的訂單猛增到3000台以上。
另外,富士康在深圳華龍的生產基地也已下線量產的口罩;國機集團則僅用9天時間就研製出醫用防護服壓條機,突破防護服生產瓶頸。
除了汽車、電子業之外,大陸的紡織成衣業也紛紛轉產,加入物資生產大軍。上海嘉麟杰表示,該公司現在邊改造邊生產,目前的防護服日產量可達6000件;恒天嘉華將不織布生產線調整為醫用口罩和防護服材料,截至2月13日累計生產口罩404.5萬片;即發集團對原有流水線重新排列組合,一期有望實現日產6萬個口罩。
另除了轉產支援口罩產能外,大陸各行業也在力拚復工的速度,位於寧波市的紡織廠申州國際就一口氣派出派出700餘輛大巴,從四川、甘肅等14個省市接回1.7萬多名員工,同時安排2000餘間隔離房,一等隔離期過後,即可投入生產。
供應鏈完整底氣足
值得注意的是,轉產讓很多人感受到大陸製造「跨界」速度,也看到了背後供應鏈的強力支撐。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李陵申指出,大陸擁有最完整的製造體系及供應鏈,這是製造業實現「隨機應變」的底氣,更是應對挑戰、抵禦風險的關鍵。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祕書長師建華表示,汽車行業是一個工業化程度很高的產業,原本就有相當的基礎,同時自動化水平和製造能力都比較高,因此,在國家特別急需的情況下,大陸的車企有能力儘快建立口罩生產線,緩解防疫物資緊缺問題。
(記者/梁世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