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使美國消費需求大減、東南亞多國封鎖,且大陸內需市場參與難度提高的情況下,台商的應變能力備受考驗。綜合學者觀點認為,大陸台商已有「在地生根」的現象,若能持續在地化,就能把握機會;至於台灣企業,唯有政府帶頭改善兩岸局勢,才能讓台灣同享大陸的內需商機。
制度經濟學家、環球經濟社社長林建山指出,大陸多個省分富可敵國,一個省就足以支撐台商發展,同時,現在很多台企在大陸都已出現「在地生根」的趨勢,只要台商好好深化當地經營,就能獲得較好機會;至於台灣企業,除非政府的態度改觀,不然只能乾瞪眼。
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院長陳明璋則表示,邁入4月,大陸內需、工業、原物料、外銷應都恢復得差不多,台幹也會陸續返崗,台商應從疫情中啟發,多朝線上管理發展;在新南向方面,目前最多的還是大陸廠商,再來才是台商及其他國家的企業,台商應趁疫情期間,多培養當地人才,並在未來加強東南亞國家內需市場的發展力度。
松玥建設公司董事長特助張哲嘉則表示,雖然因為一些外在因素,讓新南向政策不如預期,但因東南亞國家投資環境誘因足夠,仍吸引了一些廠商前往投資;以菲律賓為例,已不像過去僅生產低單價產品,近年一些廠商到菲國投資就是看準菲律賓與美國關係較好,享有GSP的免稅優惠,單價越高的產品移去生產受益越高,相信疫情消退後,情況會好轉。
面對陸企的競爭,張哲嘉認為,這確實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陸企常常伴隨著大筆的資金投入,國家力量隨後而來,行事作風也比較激進,所以如何用雙贏的方式來一起成長,這或許是一個比較好的思維模式。
張哲嘉建議,若有意願經營東南亞,台商可先考慮華人市場,或者與大廠一起移入,確保有固定訂單後,再想辦法降低成本,尋機發展。(記者/李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