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2・旺報-綜合報導

2020-04-02・旺報-綜合報導
新基建救經濟 陸專家炮轟餿主意

財政吃緊、舉債建設風險 許小年:直接發錢更實際

最近為了疫情展開搶救經濟大作戰,喊出要砸下幾十兆(人民幣,下同)推新基建計畫。不料,這項作法卻遭到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和金融學教授許小年炮轟,指出根本是餿主意,首先碰到的問題是資金從那來?現在因減稅關係,政府財政已經很吃緊,而且舉債建設也有風險,倒不如直接將錢發給企業或民眾來得實際一點。

許小年26日在中歐校友總會演講談到這次新基建的荒謬。他說,這是畫餅充饑,根本是個餿主意,還是腳踏實地一點比較好,不要談不著邊際的事情。首先是30至50兆的錢從何而來?目前財政要減稅,原本就很吃緊,而且舉債建設同樣風險很高,他說,目前宏觀經濟總體負債率260%,2015年去槓桿虎頭蛇尾,現在更要堅定不移去槓桿,問題都在濫發貨幣,鴉片止疼,但上癮就依賴。

▲上海市民在充電站內為新能源汽車充電。(新華社資料照片)
▲上海市民在充電站內為新能源汽車充電。(新華社資料照片)

當務之急 全面減稅

許小年表示,所謂新基建,號稱是八仙過海,前四仙,人工智慧、雲端、工業互聯網、北斗導航。這需要多少投資?廠房?設備?即使將資金全砸在智慧化上,也拉動不了需求和就業。後四仙,5G、特高壓、充電樁、高鐵都是老基建了;不要過高估計5G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生活端5G還用不到。
他語重心長地指出,當務之急是:「保護私有產權,國退民進,放鬆管制,全面減稅。」

搶復工卻碰到訂單荒

他說,大陸表面上防疫取得成功,復工率也近9成,但是訂單在哪?產能可開動了沒有訂單是沒有用的,全球已形成命運共同體,整個經濟情勢依然是很嚴峻;現在大陸已與全球綁在一起,缺一不可,全球不好,大陸很難獨善其身。許小年認為,大陸無法關起門來自己玩,大陸不僅缺糧食缺石油,也缺市場,更缺訂單;大陸的人均GDP是美國的1/5,歐洲的1/4,大陸的購買力支撐不了大陸如此龐大的製造能力。他說,大陸也缺原材料,特別是技術含量高的基礎原材料,必須從南韓、日本、德國進口;大陸同樣缺技術,關起門來技術無法快速發展;人均收入1萬美元,勞動力成本已經不是40年前,必須有高技術含量的產品來支撐。

(記者/龔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