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8・旺報-連線報導

2020-05-08・旺報-連線報導
違反經濟規則 全球化終結是謬論

產品不可能百分百自製 但疫後民粹主義料加劇

近期國際間廣泛議論包括「全球化終結論」、「中國脫鉤論」、「撤出中國論」等熱門觀點,大陸國內一些專家也提出「戰爭論」、「甩鍋論」及「神化國外措施」聳人聽聞,這些概念都備受質疑。大陸學者指出,所謂的撤資論,脫鉤論,全球化終止論都是短視的,是從政治立場意識形態角度說的一些違反經濟規則的話,大都是謬論,可以一笑了之,嗤之以鼻。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近期就撰文指出,要說瘟疫劃出了一個時代,WTO以來的全球化運轉戛然而止,以後不再是全球化了,這是一種謬論。

全球化程度恐會降低

中華採購與供應管理協會採購與供應研究中心執行長賴樹鑫指出,全球化終結論不成立,因為不太可能一個國家所需都自己製造,曾經只有兩個國家宣稱可以自給自足,一個古巴,現在已經開放;還有北韓,但北韓很多貿易私底下是看不到的,回到70年是蘇聯製造,所以北韓也不是完全都不靠外貿,「你說自己百分之百生產,別騙了,去全球化事實上不可行。」

▲學者認全球化不可能終止,圖為2019年11月10日,上海進博會場館內老外駐足觀看。(新華社)
▲學者認全球化不可能終止,圖為2019年11月10日,上海進博會場館內老外駐足觀看。(新華社)

不過,專家也指出,疫情過後,全球化雖然不至於終止,但全球化程度一定會降低,保護主義、民粹主義及反全球化會更加激烈。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主管陳敏蘭指出,此次全球「封城」可謂是對極端本土化的一次非比尋常的試驗,數十億人甚至都不能離開自己的家。在解除這些措施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高漲的全球民粹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傾向可能導致全球化退潮。

企業靠近市場降成本

陳敏蘭指出,民粹主義展現的方式之一,可能是貿易保護主義的升高。這可能意味著各國政府將透過補貼或對海外進口產品徵收關稅的方式,重新將重點放在發展中或國內支持的領導產業上。此趨勢對生產公共衛生、國家安全或國內重要領域的企業來說格外顯著,包含製藥、醫療裝置、糧食庫存、資訊科技、基本製造、國防承包商、金融服務、能源供應商和保全服務等領域。

中經院第一研究所助研究員王國臣認為,由於在工業4.0發展的大背景下,企業供應鏈再也不需要這麼長,企業可以逐漸在自己國家在地生產,並賣到自己國家,這樣的理論就是企業會靠近市場且將降低生產成本的產業型態,也就是所謂的「產業聚落」,這個也是反全球化的一個動力。

(記者葉文義、林汪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