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3・旺報-綜合報導

2020-07-23・旺報-綜合報導
投靠大城市? 三四線的兩難

大陸當前經濟發展的空間結構正在改變,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成為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式。為了爭取城市發展機會,自6月以來,已經有多個城市發布了行政區域畫分的消息。不過,對於沒有獨特地理優勢和人口基礎的三四線城市來說,要成為中心城市還是投靠大城市,成為了兩難的議題。
就目前情況來看,除了一二線城市,一些三四線城市也在積極做大做強中心城市平台。在這些行政區域重畫的過程中,透過「縣改區」、「市改區」等方式,成都市、煙台市、邢台市、蕪湖市、南通市、六盤水市均實現了市轄區面積和人口的擴容;其中除了成都,其餘均為三四線城市。
針對三四線城市朝中心城市發展的形式,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牛鳳瑞分析,城市化的進程是要素向城市集聚的過程;在過程中,一二線大城市率先發展成為大都市圈,而這些大城市、都市圈外的廣大中間地帶、過渡地帶可能會形成區域性的中心城市。
暨南大學教授胡剛舉例,大灣區內的中山、江門,長三角的嘉興、南通、紹興等,這類城市與大都市較近,應發揮區位上的優勢以及自身特色,與一二線大都市緊密分工合作,差異化發展。
此外,胡剛表示,在大都市圈外,還有一類三四線城市,它們不在都市圈內,但卻是一個區域內的中心城市,承擔引領一個區域發展的職能;比如在廣東,汕頭引領粵東發展,湛江引領粵西發展。
不過,有些三四線城市既不靠近一二線大城市,又沒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和人口基礎,這類城市要做大中心城市平台就存在較大難度。胡剛表示,相當多的三四線城市有做大的衝動,不少地方都在推進撤縣設區,但如果三四線城市本身的實力不夠,包括人口、資金與技術等難以聚集,效益也發揮不出來。
胡剛認為,三四線城市若要做大中心城市平台,應聚焦核心城區,加快主城區的建設,提高主城區的密度,提升人口、資金的集聚度和產業的吻合度。(記者李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