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武漢市洪山區玉蘭苑社區的車庫裡,身材纖瘦的柴華戴著一次性醫用手套與口罩,對照10餘頁訂單表,將食物與生活用品一一分裝。柴華是她所在社區的團購「團長」。本是一項因疫情催生的工作,柴華卻意外收穫了來自街坊鄰居的信任與肯定。4月8日武漢解封那天,已對社區團購做法駕輕就熟的柴華正式建立了自己的團購群,做起了一名真正的「團長」。
意外成為一份新職業,回憶起疫情期間繁雜的事務、緊張的心情,柴華記憶猶新。「只要收到到貨的通知,我就立即換上外出專用的灰色羽絨服,回家後便立刻脫下來,掛在陽台上。心裡也挺害怕,但還是想幫大家做點什麼。」
隨著好口碑在鄰里、親屬間相傳,如今這位「團長」的團購群內已有315人。她每天從多個網購平台裡篩選物美價廉的商品向群中成員推薦,例如1.98元(人民幣,下同)2斤(1斤是500公克)的馬鈴薯、24元3斤的鮠魚(一種淡水鯰魚)、100元4斤的基圍蝦(刀額新對蝦,俗稱沙蝦)等等,這些商品常常被一搶而空。
柴華的收入來自團購平台分成。工作5個月以來,她用這筆收入為家裡添置了不少優惠商品。「對我來說這不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種生活方式。雖然收入不高,但我對現在的生活狀態很滿意。」柴華說。
「食享會」是柴華常用的團購平台之一。疫情前,該平台僅覆蓋武漢60個小區,疫情發生後,這一資料在高峰時曾達到6000個。食享會創始人、CEO戴山輝說,疫情的出現,為生鮮電商和社區團購的發展添了一把火,使社區團購模式進一步發展和成熟。(記者林永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