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0・旺報-綜合報導

2020-12-10・旺報-綜合報導
陸城GDP失衡 南強北弱恐成定局

專家看比較角度不只GDP

最近大陸刊出文章直指城市發展進入「大南方時代」,今年前3季GDP前十大城市,北方僅剩北京1個城市。但也有聲音指出,許多北方城市發展潛力不俗、稱不上完敗,例如北方城市前3季GDP的前4名如北京、天津、青島與鄭州等都是「兆元俱樂部」(人民幣,下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位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更指出,城市之間的發展比較不僅只有GDP一個角度。

此外,民銀智庫宏觀區域研究團隊負責人應習文指出,北方特別是中原地區工業底子好,能源資源充沛,教育與科技資源也不差。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說,從產業優勢來看,作為網紅城市,西安已跨入全國文旅產業第一陣列。

西安經濟增速居冠

大陸最近一篇名為《北方全境失守!中國正式進入「大南方時代」!》的文章指出,看到今年前3季結束,大陸GDP前10城市北方僅剩1個,直指「南強北弱」格局已經基本成型。
具體觀察大陸今年前3季GDP排名前10城市,依序分別為上海、北京、深圳、重慶、廣州、蘇州、成都、杭州、南京、武漢,其中北方城市僅北京1個。
但對此所謂北方全面潰敗的說法,市場也不乏反駁意見,據中新經緯報導指出,例如從增速角度來看,前3季北方城市GDP前10名分別是北京、天津、青島、鄭州、濟南、西安、煙台、徐州、唐山和大連。當中西安經濟增速高達4.5%,位居大陸50強城市第一。再從上半年GDP增速來看,除西藏、新疆表現亮眼,甘肅、寧夏、青海也都屬於正成長。

▲除北京、天津外,近年來鄭州、西安兩座北方城市也先後被定位為大陸國家中心城市。圖為西安鐘鼓樓。(中新社資料照片)
▲除北京、天津外,近年來鄭州、西安兩座北方城市也先後被定位為大陸國家中心城市。圖為西安鐘鼓樓。(中新社資料照片)

發展數位經濟平行差距

另外像省會城市中高新企業數量占比最高的西安達84%,長春超過70%,哈爾濱、太原超過60%,蘭州超過50%;鄭州擁有電子資訊、汽車及裝備製造兩個5000億級產業集群等。
但從實際層面來看,北方城市需從哪些方面發展?蘇劍直指關鍵因素還是營商環境;應習文也認為華北地區需要平衡好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的關係,發展數位經濟,實現高品質發展和彎道超車。

北弱南強 李稻葵:客觀規律

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知名經濟學家李稻葵9日在新浪財經年會上表示,當前正在出現的「北方弱、南方強」新態勢,恐怕是一個客觀的規律,任何像中國這麼一個大的地理環境的國家,都是這麼一個態勢。
據《中國證券報》報導,李稻葵指出,從秦朝統一到大陸改革開放初年,這2000年的經濟地理發生了巨大變化,最開始的經濟中心在西安,在陝西,在甘肅,秦朝是從甘肅起源的,後來又延續到了河南,後來又延續到了河北、北京這一帶,後來又延續到了南方,南方指的是江南,還不是廣東。這是2000年的變化。
2000年有什麼基本的規律?李稻葵認為,基本的規律是人類技術進步,衛生條件改進了以後,人類是從過去習慣於在寒帶和溫帶生活,會轉向習慣於在熱帶生活。總體來講,是從天氣冷的地方往天氣暖和的地方走,這種時候的經濟發展應該順應它的發展。
李稻葵認為,要從追求總體規模大致保持一致,轉向追求各個地區人均的發展規模、人均生活水準、人均的發展指數要保持一致,這是以人為本,符合現代經濟發展、社會發展規律的一個發展道路。
李稻葵還指出,在「十四五」城鎮化發展過程中,要從追求城鎮總體經濟量增長轉向追求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長,為此建議要允許資源的跨地區交易和調配,例如節能減排、耕地使用、建設用地使用等指標,建立起政府間的統一大市場。

▲北京豐台站改建工程。(中新社資料照片)
▲北京豐台站改建工程。(中新社資料照片)

(記者/吳泓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