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8・旺報

2020-12-28・旺報
陸強推「產業自主」 砸錢打水漂

扶植汽車、半導體、作業軟體 到頭來仍靠舶來品

1949年中共建政後,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曾多次對大陸發動禁運、封鎖,像是1950年代初韓戰時的橡膠禁運、1990年代六四事件後的武器禁運;而影響最大的當屬川普主政期間對大陸進行的全面性科技封鎖,包括限制大陸留學生、禁運中興、華為、中芯關鍵設備及零件。

為突破西方陣營時不時的封鎖、禁運,自中共建政起,在關鍵領域建立起自主的產業鏈,一直是歷代中共領導人念茲在茲的重要事情。1953年出生的習近平自幼便親歷這一連串事件,自然是更加重視「產業自主」、「進口替代」的國策。

▲大陸「關門練功」發展半導體,圖為2003年2月26日「漢芯一號」研製成功,研究人員進行測試。(新華社)
▲大陸「關門練功」發展半導體,圖為2003年2月26日「漢芯一號」研製成功,研究人員進行測試。(新華社)

成也政府 敗也政府

習近平2012年掌權,次年8月31日,大陸作家薛媛媛的長篇報告文學《中國橡膠的紅色記憶》研討會就在北京舉行,薛媛媛的書講述1950年代初,大陸因為參加韓戰,遭到聯合國禁運天然橡膠,為此,中共從毛澤東的家鄉湖南動員數萬名青年到雲南邊區種橡膠的往事。

然而,回顧過去年大陸在扶植汽車、半導體、作業軟體等關鍵產業時,都習慣透過由上而下、政府主導的模式,砸大錢、給優惠、給政策;但成也政府、敗也政府,冗長的行政審批、部門利益衝突等,不斷削弱進口替代政策的成效。

就以2014年重燃的大陸半導體投資熱為例,半導體產業協會(SIA)數據顯示,在過去20年間,光大陸中央政府針對半導體的補貼就高達500億美元,是台灣的100倍。

另外,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的統計顯示,在大陸銷售的晶片中只有27%是大陸製,其餘都是從海外進口。看來,大陸中央的500億美元補貼大部分是打水漂了。

老鄧推908工程 慘虧

其實,大陸發展半導體不但投資比台灣巨大,而且時間也比台灣,甚至比日本都要早。1956年8月,南京、復旦、廈門、南開和北京五所大學抽調了100多名學生在北大參加半導體培訓班;同年,大陸制定12年科學規畫,半導體就是四大科研發展重點之一。

1957年,京東方前身的北京電子管廠拉出大陸第一根鍺單晶;同年,王守武、王守覺兄弟研製出大陸最早的半導體零件──鍺合金電晶體。這距離美國發明世界上第一個電晶體剛好過去10年。

▲大陸手機依賴谷歌的作業系統,圖為聯想2016年在美國發布新品,與會者體驗由谷歌技術支援的聯想智慧手機。(新華社資料照片)
▲大陸手機依賴谷歌的作業系統,圖為聯想2016年在美國發布新品,與會者體驗由谷歌技術支援的聯想智慧手機。(新華社資料照片)

改革開放後,大陸中央也是很早就大力支持半導體發展。1987年,江南無線電器材廠聯合1424所成立無錫華晶的前身──無錫微電子聯合公司,無錫華晶後來被稱作中國半導體的黃埔軍校。

在波灣戰爭之前的1990年8月,鄧小平就已經批准了「908工程」,計畫在八五期間(1991-1995)投資20多億元(人民幣,下同),在無錫華晶建成一條月產1.2萬片、6英寸、0.8至1.2微米的生產線。而1991年中央財政對「企業挖潛改造資金和新產品試製費」的支出不過168.91億元,換言之,光是無錫華晶一個半導體項目,就占大陸一年國家研發費用的12%。

但「908工程」最後被大陸學界視為1949年後最失敗的項目投資,而失敗的原因就是審批流程過於繁瑣,審批週期遠大於產品生命週期。這個項目從立項到投產用了7年多的時間,投產時產品已經沒有任何商業價值,而且月產能只有800片。投產當年,無錫華晶巨虧2.4億,第二年只得把設備租給台商以減少損失。

半導體廠 頻頻爆雷

今年陸續爆雷的各地半導體廠,是對2014年以來的半導體投資「瘋」潮示警,但即使爆雷在前,今年上半年可完全追溯到的半導體專案投資金額仍高達2021億元,前五名的江蘇、安徽、浙江、山東和上海,簽約金額合計達到1600億元,占總投資額的八成。這股投資亂象急需大陸中央出手整頓。

(記者/宋秉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