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時代,聯合國通過「排我納匪」案時,整個國家風雨飄搖、人心惶惶,政府丟出了「莊敬自強,處變不驚」這八個字,很有易經的味道。聽起來有點玄,弄得懂意思的人大概也不多,但感覺上,就是政府已經做出回應,報告完畢。
其實,「莊敬自強,處變不驚」就是說:「出大事了,但不要緊張、驚慌,因為害怕也沒有用。你們也別來找我,因為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反正一切就靠自己,自求多福吧!再見。」你不用懷疑我的翻譯,我覺得沒有人翻譯的比我更精準。
北京轉變 主動出擊
「壯大台灣,無畏挑戰。」這八個字,是蔡英文政府針對大陸31項惠台措施所做出來的正式回應。這個回應,算是限制級的;「限制」理解能力不夠好的人才能看。如果你的腦袋正常,看了會想笑,比「莊敬自強,處變不驚」更好笑。
這31項措施對台灣的影響,重點不在內容,重點在北京的態度轉變。以前,有很多惠台措施,像是虱目魚契作,基本上,就是把錢塞進台灣人的口袋裡。但是,沒有用。台灣人最喜歡表現「靈肉分離」,出賣肉體、不賣靈魂。我拿你的錢,不投你票,繼續唱反調。
這一次,北京「中彩票」了。她不再把錢丟進台灣,相反地,他把門打開,歡迎台灣民眾去大陸撈錢。主動、被動,一念之間,整個味道都不一樣了。你要先用腳投票,才能拿到錢。這對長期操作人民感情的民進黨政府來說,壓力就很大了。
這其實是政治心理學的問題,台灣、大陸,像是對門而居的兩家人,應該常常互相串門子。有沒有注意到,串門子的「串」就是兩個「中」疊在一起。是介於一中和兩中之間的特殊關係。嚴格來講,兩岸關係的基礎,如果要在「一中原則」、「九二共識」之外,另外尋找替代性的說法,我建議可以使用「一串共識」。「一串原則」。「串」這個字,在兩岸關係,實在可以好好利用,發揮創意。
反獨促統 絕不手軟
但我要說的重點是,這種應該可以互相串門子的開放、互信、交流,不應該帶有強迫性、侵略性。簡單講,哪邊更開放、更好客,哪邊就能得到人心。如果一邊開著門、一邊關著門,開門的一定會贏得最後的人心。現在,兩岸關係大概就是這樣。大陸幾乎用國民待遇歡迎台灣的一切,台灣仍用「戒急用忍」封鎖大陸的一切。但現在,人心思變的味道出來了,「壯大台灣,無畏挑戰」實在是吹口哨壯膽。
31項惠台新措施,根本不在乎民進黨政府怎麼回應。這是全面地、單向的,本來就是對太陽花學運反對服貿協議四周年的總回應。簡單說,已經不再要求「平等互惠」的假象。只要台灣民眾喜歡、接受就可以了,民進黨政府的反應一點都不重要。
未來,北京對台的政策大概就是「官民分離」、「主客易位」。對官方,強烈「反獨」絕不手軟。對民間,積極「促統」,也絕不手軟。如果,台灣的官方不得人心,官、民矛盾出現,那將是戰略上的重大勝利。這件事,不用拖太久,三五年大概就會看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