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0 藍孝威

BBC:陸「產能過剩」是否為真? 歐美為何如此關注?

今年4月,「產能過剩」突然成為中國對外貿易的熱詞。BBC中文網報導,如果真的存在「產能過剩」為何又事關歐美?這場貿易爭端是否會延燒到政治領域?

4日到9日,美國財長葉倫訪華,點名了3個中國的產業產能過剩,可能會傷害美國;16日,德國總理蕭茲訪華,再提對「產能過剩」的關切。中方也多次澄清,從財政部、商務部的官員,乃至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都出面回應,基本觀點是,從全球範圍來看這些產業並不存在產能過剩,而即便有一定過剩,也是市場經濟下的正常現象。

值得注意的是,在4月之前,對「產能過剩」的討論和擔憂,廣泛存在於中國大陸自己的官方語境和媒體輿論中。

美國財長葉倫4月初訪華時表示,此行重點是針對中國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板和其他清潔能源產品產能過剩的問題,與中國政府溝通,這些問題對美國和其他國家的生產商構成了威脅,「美國將不會接受新興產業如同10年前美國鋼鐵領域那樣,被獲得補貼的中國廉價進口產品大批摧毀。」

她解釋了背後的邏輯,大陸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等產業大力支持,產能大幅攀升,而中國國內需求疲弱,因此行業出現過度投資,商品價格被人為壓低,當這些產品出口到歐美,當地企業的生存將陷入困境,如同十多年前,中國鋼鐵席捲全球市場一樣。而且,「中國今天的經濟體量太大了,中國主體採取的行動可以改變國際價格,可能讓美國和其他國家公司的生存成為問題。」

德國總理蕭茲訪華,15日在上海同濟大學演講時提到,「在某個時候,德國和歐洲也會有中國汽車。唯一必須明確的一件事是,競爭必須是公平的。換句話說,就是不能有傾銷,不能有產能過剩,而且不能侵害智慧財產權。」

4月17日,中國歐盟商會主席彥辭稱,該機構發現中國「全面產能過剩」,無論是化學品、金屬還是電動車領域。「接觸的公司幾乎沒有不面對這個問題的」,而這些過剩的產能將在未來幾年內衝擊市場。

彥辭補充,「對於構成歐洲工業基礎的、具有戰略可行性的工業正因價格過高而被擠出市場,歐洲不能接受。這時貿易就變成了一個安全問題,我認為中國可能還沒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而隨著保護主義浪潮高漲,中國和歐洲面臨「慢動作火車事故」,雙方之間的貿易摩擦有可能演變成一場全面的貿易戰。

面對美歐的指責,中國提出三種解釋:

首先,否認存在過剩。背後的邏輯是,受到指責的產業在全球範圍並不過剩。中國財政部副部長廖岷表示,根據國際能源署測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需求量將達4500萬輛,是2022年的4.5倍;全球太陽能新增裝機需求將達到820吉瓦,是2022年的約4倍。當前產能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特別是眾多發展中國家對新能源產品的潛在需求巨大。

其次,即使有過剩,也是正常市場規律。見完德國總理蕭茲後,大陸總理李強在記者會上表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供需平衡是相對的、不平衡是普遍的,適度的產能大於需求,有利於市場競爭和優勝劣汰,不同國家在各自強項的產能高一些,在其他產業的產能低一些,這是由各自比較優勢決定的,只要加強合作,就能共同發展。

報導引述彭博社評論,「如今最傑出的經濟學家之一,正在拒絕經濟學中存在已有200多年歷史的最基本原理之一:比較優勢……如果某個國家能夠以比你更低的成本製造商品,你就不應該實施貿易關稅壁壘,相反,應該進口商品;作為回報,你應該使自己的產業更有效率。」

實際上,葉倫也意識到了這種矛盾之處。訪華前,葉倫向美國媒體表示,「我從小就有這樣的觀點:如果有人以低價賣給你商品,你應該寫一封感謝信。這基本上就是標凖經濟學所說的。」不過她補充說,「我以後再也不會說『寄一封感謝信』了。」

一名自稱從事外貿的網友用中文表示,「如果國內供大於求就是過剩,那按照這個邏輯,法國紅酒產能過剩,澳洲鐵礦產能過剩,德國汽車產能過剩…...」

最後一種解釋,李強則說的相對隱晦。他表示,至於有人說中國新能源等產業優勢是靠補貼形成的,不符合事實,產業補貼是世界通行的做法,美歐很多國家都有,有的國家補貼項目更多、面更廣、補貼額度更大。

2022年8月16日,拜登正式簽署《通脹削減法案》(IRA),投資3690億美元用於應對氣候變化,將重點支持電動車、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產業的發展。對於在北美組裝的新車,消費者最多可獲7500美元補貼。該法案甚至還引起了美國和歐盟的貿易摩擦。

中國對新能源汽車的產業補貼則在美國開啟補貼的同一年取消,每車補貼在1000至2000美元之間,12年間補貼1500億元人民幣。

「當我們正在做同樣的事情時,這很難說得過去。」卡托研究所貿易專家斯科特·林西科姆向美媒稱,「事實上,當你的論點是『照我說的做,而不是照著我做』(Do as I say, not as I do.)的時候,其政治和話語效果將不可避免地打折扣。」

報導稱,值得注意的是,在4月之前,對「產能過剩」的討論和擔憂,廣泛存在於中國自己的官方語境和媒體輿論中。去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進一步推動經濟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難和挑戰,其中即包括「部分行業產能過剩」。今年3月大陸全國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對此予以重申。而上一次「產能過剩」出現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還是5年前。

2023年末,中國汽車製造、計算機通信電子、紡織業、食品製造業、醫藥製造業和電氣機械等行業的產能利用率,甚至低於2016年末。

中國的財經媒體《財新》3月底曾發表社論稱,這輪產能過剩與前期各地激烈競爭、紛紛給予產業政策補貼不無關係。近年來,計算機通信電子、電氣機械、醫藥製造等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大大受益於各地競相推出、不斷加碼的政策支持,這些行業出現產能過剩並不令人意外。

北大國發院經濟學教授盧鋒則在3月14日的一場公開活動上表示,新一輪產能過剩的技術和資金密集度比較高,甚至是先進行業、前沿行業,而「前沿行業很快出現過剩的壓力和風險,是從未有過的;原先屬於發達國家的支柱產業如汽車,因為新興經濟體的進入造成產能過剩,引起的連鎖反應也是過去不曾經歷的」。

盧鋒當時強調,具有全球供應鏈特點的行業,一旦出現產能過剩,在國際經貿領域引起的擾動,與早先的水泥、煤炭等部門影響僅限於國內相比,不可同日而語。

不到一個月,美歐相繼在這個問題上發難。

「雖然中國和歐美都關注產能過剩,但雙方的具體擔憂卻不相同。」報導引述經濟學人智庫(EIU)首席中國經濟學家蘇月分析,中國決策者主要擔心無序競爭和產能利用率低,而貿易伙伴則更關注中國整體產能和產量的快速增長。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葉倫對電動汽車(EV)市場供過於求和潛在的不公平補貼表示擔憂,儘管按照中國的標凖,電動汽車(EV)的產能利用率並不低。

蘇月指出,「我們預計,在今年剩餘的時間裡,將有更多針對中國製造業的反補貼和反傾銷調查,尤其是在許多發達經濟體對通膨的擔憂減弱的情況下。這些調查可能會延伸到中國的海外工廠,包括東協國家的工廠。此外,隨著美國大選年的到來,兩位候選人為爭取選民支持,對中國的言論可能會更加鷹派。」

報導引述經濟學人智庫(EIU)中國分析師李子謙(Chim Lee)觀察,中國工業部門的某些領域存在產能過剩,並將持續下去。然而,貿易緊張局勢不僅源於對產能過剩的擔憂,也源於中國產品競爭力的提升,尤其是在「戰略」領域。

報導引述安邦智庫的一份報告稱,在具體問題處理過程中,經濟問題最好不要政治化。即使「產能過剩」問題存在,本質上也是市場現象,是微觀經濟主體的市場競爭行為,不能以政治或行政方式來定義問題,也不能以政治和行政干預來解決問題。這種區分的意義在於劃清解決問題的原則,對美國的博弈進行某種約束。

中美雙方似乎在這一點上存在默契。葉倫在訪陸時就強調,「對產能過剩的擔憂並非出於反華情緒或脫鉤的願望」,相反是出於防止全球經濟失調、與中國建立健康經濟關係的願望。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你可能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