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58 藍孝威

香港200名銀行家被裁員 美媒:陸政經環境惡化

據美國之音引述彭博報導,受到中國經濟不振和港股成交疲軟等因素影響,以往在香港被形容為「天子驕子」的投資銀行家,也要面對裁員壓力。彭博4月22日發表的行業研究顯示,估計過去一年香港有約200名投資銀行家失業。有分析認為,隨著香港金融和法治環境日趨大陸化,銀行業裁員潮將持續惡化。

一名任職歐資投資銀行、基於隱私化名龍先生的香港銀行業人士表示,近期他認識的幾名同行相繼被所屬銀行裁員或逼迫離職,估計這與新股上市和併購活動減少有關。

龍先生說:「近期新股數量不多,銷售情況未如理想,對投資銀行構成了壓力。過去一年我身邊的確有銀行家被裁掉了。另一些機構則採取不同策略,因應業績下降停發年終獎金,甚至以減少工時作為扣減工資的手段。從外地到香港工作的專才若遇到這種情況,很多都會選擇離職,轉到別的地區工作。」

彭博的報告表示,香港投資銀行家薪酬偏高是他們被重點裁減的原因之一。例如在港工作的投資銀行高級人員,薪酬比新加坡同行高四到七成,分析師和助理職級的薪酬也比中國或新加坡、日本高出三成至一倍。由於中國經濟放緩,加上香港資本市場交易減少,預料更多跨國銀行將進一步在香港裁員以削減成本。

路透4月17日也曾報導,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在亞太區裁減約50個投資銀行職位,當中至少八成來自香港及中國大陸;匯控也已在亞洲投資銀行部門展開裁員行動。

報導稱,香港去年新股集資總額跌至20多年來最少,今年第一季跌勢持續,同比下跌接近三成至不足48億港元,也是2008年環球金融海嘯後最差的一季。除了投資銀行,專做新股的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同樣有裁員風險。有分析認為,房企爆雷潮和中國經濟下行問題嚴重,影響到中國房企和銀行到香港掛牌上市。

外資大舉撤離中國和香港市場日益備受關注。知名金融學者司令對美國之音表示,在不少外資眼中,香港作為資本市場前景黯淡。

司令說:「中國的國企在香港靠著中國政府濫用金融管治權,把香港資本市場搞得烏煙瘴氣,整個市場准入政策完全圍繞著中國的國企,特別是央企展開,擾亂了香港原來自由的市場競爭。這樣的話,其他的市場競爭參與者,特別是歐美跨國公司在香港的投資方、運營商,還有就是香港的廣大資本市場參與者,他們看到的是被中國國企擾亂的香港金融市場。這樣的投資環境已不適合他們在其中平等、正常地進行交易了。」

司令相信,從中國當局力推「粵港澳大灣區」概念看來,香港和中國大陸經濟將日趨一體化。

司令說:「客觀上造成中國大陸頻繁的經濟波動,比以前以更激烈的方式,更全面的態勢衝擊香港資本市場。在中國大陸經濟嚴重疲軟,GDP增速停滯不前,外貿形勢嚴重惡化的情況下,香港受到的衝擊和影響顯而易見,更重要的是,中國今年以超乎外界想象的速度在香港強行通過了《基本法》23條立法,讓外界看到中國政府對於香港全面鋪開實施金融管治權已是板上釘釘、絕不容質疑的事情。」

4月19日,中國證監會宣佈採取五項挺香港金融市場的措施,包括優化「滬深港通」機制以及支持中國大陸行業龍頭企業赴港上市等。中證監表示,中央政府完全支持香港長期保持獨特地位和優勢,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不同場合多次明確指出要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這次公佈是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的重要指示精神,共同促進兩地資本市場協同發展。

金融學者司令卻認為,此舉無助於挽救香港資本市場。

司令說:「在那個時候的風光是外資高度發達,投資者組成方式多樣化,金融監管政策高度靈活,對於不同身份的投資者們一視同仁,只有這樣,香港市場的活力才能夠持續,外資才不會像今天那樣海嘯一般的用腳投票。僅僅單靠中國國企,尤其央企,去挽救香港的金融敗局,恐怕是香港政府一廂情願,是絕對不可能實現的。」

你可能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