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9 藍孝威

陸利用綠能打造「中國手銬」 美智庫:對美和盟友構成能源與國安挑戰

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在中國氣候事務特使劉振民即將訪美,重啓美中氣候合作對話之際,美國智庫一項最新報告發現,中國正在利用對綠色能源的主導地位獲益,對美國及其盟國的能源和國家安全構成挑戰。

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一直通過實施有效的長期戰略,將其能源脆弱性轉變成淨優勢。隨著中國控制越來越多的綠色能源、材料和產品,北京數十年來已經成功主導美國的能源與環境議程。

報導稱,隨著今年一月上任的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劉振民即將訪美,傳統基金會一個名為「中國手銬」(Chinese Handcuffs)的項目6日發布報告。報告稱,美國為了實現其氣候目標,不得不大幅增加對支持綠色能源轉型的中國材料和產品的依賴,而這種依賴正使美國在中國製造的陷阱裡越陷越深。

上述報告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利用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全球主導地位來推進他的政治議程,包括能源自力更生和塑造全球氣候秩序,以服務於中共的利益,例如證明其「發展中國家」地位的合法性,為擴大國內煤炭生產規模提供掩護,並以在氣候問題上進行模糊、無形的合作前景來換取美國和其他國家作出政治或安全讓步。此外,習近平還試圖利用美國前任川普政府退出《巴黎協定》的機會,將中國定位為氣候變化問題的全球領導者。

報告還強調,中國對全球能源供應鏈日益增強的控制力及影響力為其提供了新的槓桿,根據美國政府能源政策的推演,中國將在未來幾十年裡主導能源市場,美國必須立即採取行動,擺脫自己強加的「中國手銬」。

報告建議,美國應再次退出《巴黎協定》,停止與中國正在進行的環境協議合作,直到明確美國的能源安全和利益受到保護;加大對在美投資的中國企業的審查力度,確保美國當局向綠色產業提供的任何補貼不會流向附屬於中共的實體;並鼓勵盟友要求綠色氣候基金終止在氣候問題上給予中國作為發展中經濟體的優惠待遇。

美專家:提高關稅並不是最佳應對方案

在華盛頓智庫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6日就上述最新報告舉行的研討會上,多位專家表示,美國應加強與歐洲等盟國的合作,擺脫對中國在能源議題上的依賴。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全球能源安全項目主席蘭登·德倫茨(Landon Derentz)指出,中國在清潔能源供應鏈中的主導地位正在對美國的能源安全構成挑戰,尤其是中國正在通過大量的政府補貼和投資,加強對鋰電池供應鏈的控制。

傳統基金會國際事務高級研究員艾琳·沃爾什(Erin Walsh)在研討會上表示,除了美國以外,歐洲從俄烏戰爭中學到了教訓,即歐洲的能源脆弱性是顯而易見的。她說:「正如我們對待5G那樣,我們看到歐洲開始對自己的電動汽車和市場感到不安。我認為我們確實會有盟友支持我們。」

但傳統基金會能源與環境政策高級研究員傑克·斯賓塞(Jack Spencer)認為,在應對中國政府對清潔能源產業的大量補貼時,關稅並不是最終的解決方案。

他說:「為什麼我們不能更理智地對待資本,這樣我們就能讓美國企業更具競爭力。在營業稅方面領先世界並不是重建行業的辦法。如果我們仍然無法競爭,那麼也許可以考慮關稅。」

你可能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