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9・中時-綜合報導

2018-12-19・中時-綜合報導
新化傳史 聚落古宅永流傳

新化文史工作者曾進發、施進發歷時1年蒐集新化在地老房子照片和資料,合力完成《新化街區宗親聚落與古宅的故事》一書,獲得文化部和台南市文化局支持補助,希望為新化在地宗族與老房子,留下珍貴的人文影像和文史紀錄。

作者之一曾進發過去曾任永康西勢國小校長,退休後在新化故鄉定居,現在擔任楊逵文學館、歐威電影紀念館和新化演藝廳志工;另名作者施進發則在新化中正老街經營咖啡館,兩人皆醉心於家鄉文史研究,樂此不疲。

曾進發指出,新化街區宗親聚落源於16世紀末到18世紀初期,來自福建省漳州府和泉州府的先民相繼到大目降開墾,在土地、人、住所等條件長期連結後,形成聚落,也就是許多俗稱「厝」的庄頭。

曾進發表示,目前新化共有15個以「厝」為地名的宗親聚落,即王厝、徐厝、孫厝、連厝、林厝、李厝、何厝、周厝、許厝、鍾厝、劉厝、梁厝、康厝、歐厝、蘇厝,其中年代最久遠的是1842年建造的蘇厝,至今超過170年歷史。

施進發表示,新化古稱「大目降」,街區的宗親聚落隨著工商發達、遷移頻繁,加上房屋改建等因素,老聚落隨著老一輩逐漸凋零被遺忘,希望透過在地文化記憶書寫,將老聚落故事及特色記錄下來,讓後代子孫認識自己的家鄉,讓文風薈萃、也是「台南府城」後花園的新化,建構出宗親聚落與古宅的完整故事。

(中國時報/李其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