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9・旺報-綜合報導

2018-12-19・旺報-綜合報導
海水稻奇蹟 陸未來擴種至1億畝

年增300億公斤糧食 確保8千萬人1年的溫飽

12月18日,第三屆國際海水稻論壇在海南三亞開幕,「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出席並致辭。(中新社)
12月18日,第三屆國際海水稻論壇在海南三亞開幕,「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出席並致辭。(中新社)

第三屆國際海水稻論壇18日在三亞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出席並致辭。作為海水稻研發團隊的領銜者,袁隆平表示將通過8到10年的努力,在大陸發展種植1億畝耐鹽鹼的水稻品種。
海水稻是指抗鹽抗鹼性水稻,是在現有自然存活的高耐鹽鹼性野生稻的基礎上,利用雜交育種技術,選育出可供產業化推廣的、在鹽度不低於0.3%的鹽鹼地能正常生長且產量能達到300公斤/畝的水稻品種。

千畝實驗種植 取得成功

今年,袁隆平領導的海水稻團隊在大陸國內外主要鹽鹼地類型進行了百畝至千畝示範種植,取得了初步成功。其中青島市城陽區鹽鹼地稻作改良示範基地試種的海水稻,畝產量為261.39公斤。

江西南昌市留田村,農民將稻穀裝車。(新華社資料照片)
江西南昌市留田村,農民將稻穀裝車。(新華社資料照片)

江蘇省農科院糧食作物所所長王才林主導的「耐鹽水稻新品種選育及配套栽培技術研究」專案已經進行了3年,目前「鹽稻12號」、「南粳9108」、「鹽粳728」等耐鹽鹼新品種在江蘇順泰農場(廢鹽場)、盤錦(含鹽0.42%,pH=8.41)等地大面積示範,產量均在500公斤/畝以上。

耐鹽基因不同 擇地栽種

王才林認為,遼寧等內陸鹽鹼地種植的應該是北方粳稻,山東等黃河三角洲鹽鹼地種植早熟中粳稻,江蘇連雲港、鹽城等沿海灘塗種植中熟中粳稻,南通等沿海灘塗種植的是遲熟中粳稻,海南、廣東等沿海灘塗種植常規和雜交秈稻。可是當前可供育種利用的耐鹽基因不多,需加強耐鹽種質資源的鑑定篩選、耐鹽基因的發掘和適合不同生態地區的耐鹽鹼水稻品種選育。
「中國有好多灘塗鹽鹼地,研發耐鹽鹼的海水稻任務艱巨而光榮。」袁隆平設想海水稻在2020年有突破,計畫屆時種出每畝產量300公斤的海水稻。「如果中國增加1億畝灘塗良田,每年將多增加300億公斤糧食,這將滿足8千萬人口一年的溫飽。」
(記者/李鋅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