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7・中時-綜合報導

2019-08-27・中時-綜合報導
珍藏千件三義木雕 謝洧銘留住人才

三義木雕產業因高速公路開通後而蓬勃發展,通苑地區的木雕師傅也轉往三義謀生,造就現今豐富的木藝文化。而辭去醫療工作,返鄉創業的謝洧銘更重振了新一代木雕業,留下優秀木雕師傅,發揚台灣木藝文化。

受日本殖民影響,三義木雕師傅多擅長於花、鳥、龍、鳳、松、鶴等雕刻,通苑與大甲地區的師傅則因地緣與渡海來台的宗教信仰關係,多以漂流木雕刻王爺、媽祖等佛像。謝洧銘指出,當年因中山高速公路三義交流道興建後,多數師傅轉往三義發展,融合山海線的木雕技術與特色,厚植木藝產業,因而造就苗栗三義名聞遐邇的木雕文化。

謝洧銘從小耳濡目染,從事醫療工作但對木雕保有熱忱,他辭去工作返回三義接棒父親謝炳金的木雕業,20多年前開設「謝炳金、謝洧銘珍藏館」,珍藏上千件來自30多位木雕師傅以檜木、紅檜、肖楠、香杉木、牛樟、紅豆杉等台灣一級木雕刻的作品。

謝洧銘表示,當年因台海危機造成木雕產業沒落,多數雕刻師傅選擇退休或轉往大陸發展。他發揮伯樂精神,挑選合適木材與題材個別予師傅一展長才,如今已培育近40多位作家,甚至在木雕大賽脫穎而出的前兩名作家皆師承自他的旗下,成功留住木雕人才。

(中國時報/何冠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