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7・中時-綜合報導

2020-12-27・中時-綜合報導
琵琶鼠魚日嗑3千卵 原生種滅絕

入侵碧湖公園 也現蹤基隆河、淡水河

水中「滅鼠」大作戰!台北市內湖碧湖公園大陂湖,遭外來種「琵琶鼠魚」入侵肆虐,議員李建昌及台灣原生魚類保育協會26日在湖裡布下原子網、長型蜈蚣籠及蟹籠,1天下來捕獲超過80隻,盼減少外來種數量,保衛原生種魚類家園。

琵琶鼠魚又被稱為「垃圾魚」,會用嘴巴刮食湖底藻類、青苔,甚至連其他魚類的卵都不放過,生態專家張嘉宏指出,每隻琵琶鼠魚1天可吞食3000顆卵,且數量繁衍多到無法估計,導致原生種魚類面臨生存浩劫。

生長1年即可繁殖

李建昌昨與台灣原生魚類保育協會前往碧湖公園,在湖裡設置原子網、長型蜈蚣籠和蟹籠,1天下來捕獲超過80隻琵琶鼠魚。

 李建昌表示,在基隆河、淡水河隨處可見琵琶鼠魚蹤影,嚴重影響生態平衡,唯有建立明確體制定期撈捕外來種,才能有效防堵侵害,琵琶鼠魚生長1年即可繁殖,1年半身形就可長到50、60公分,進入水域最短不到5個月就能引發生態浩劫,東湖曾淹大水後滿地都是琵琶鼠魚,可見生態已受影響。

 張嘉宏說,全台灣淡水水域都已遭琵琶鼠魚入侵,適合生長的中南部,災情更是嚴重,琵琶鼠魚繁殖季是5月到8月,和台灣原生魚種繁殖期重疊,2者在環境、食物相互競爭下,原生種魚的魚卵被琵琶鼠魚吃光光,1隻琵琶鼠魚還能產數千顆卵,長期增生下,數量增加到不可估計,原生種魚根本沒有生存空間。

議員籲定期捕撈防堵

 北市公園處花卉試驗中心主任宋馥華透露,琵琶鼠魚的清撈結合民間團體推動,預計每年2次,定期追蹤成效,效果不錯會擴大至全市,在公園內設有藍色桶子,讓釣客丟棄琵琶鼠魚。

碧湖公園在地湖濱里長陳尤雪建議,公園處可以在藍色桶子上張貼清楚告示,讓釣客清楚用途,且為落實在地保育行動,籲請政府研擬例行性捕撈規畫,長期施作才有意義。

(中國時報/吳康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