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6・中時-綜合報導

2020-03-26・中時-綜合報導
原民文化園區 歌舞表演改戶外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最受歡迎的原住民歌舞劇,表演地點由原本室內歌舞館內移至戶外,並縮短演出時間,舞者也不再與觀眾握手互動,保護觀眾與舞者。

原住民歌舞劇是園區內最大特色之一,歷年來共編了35支舞碼,含括16個原住民族群,目前實際演出的有15支。園區從過年開始便啟動新冠肺炎防疫,其中最大室內群聚場地歌舞館最嚴格,不過隨著疫情日益嚴峻,決定將表演移至戶外。

原住民族發展中心主任曾智勇說,戶外場地是歌舞館興建前的表演場地,防疫期間除了雨天都會在此演出。演出場次仍維持1天2場,但演出時間由原本1個小時縮短為30至40分鐘。演出時原本舞者都會下場與觀眾握手互動,現在全都取消。

因戶外場地為水泥地,與歌舞館專業舞台地板不同,因擔心舞者受傷,部分舞碼有翻滾等地板動作或較激烈動作,不適合在戶外表演均暫時停演,大約只剩一半舞碼可演出。目前持續有演出的有阿美族、布農族、鄒族等歌舞。

受到疫情影響,今年入園人數銳減,曾智勇說,園區是國內最大的戶外博物館,包括傳統家屋等都在戶外,不受疫情影響,室內展出也都開窗通風,歡迎大家多到園區逛逛。

(中國時報/潘建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