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白沙屯媽祖進香團每年到雲林縣北港朝天宮進香,並刈火帶回朝天宮萬年香火,香火依傳統須置於火缸內,為避免高溫導致火缸破裂,發展出「糊火缸」技術與文化,地方文史工作者為傳承這項全台僅存的技藝,向雲林縣政府提報文化資產保存,7日正式登錄雲林文化資產保存。
白沙屯媽祖進香團徒步到北港進香,單趟路程約180公里,來回約7至12天,刈火後為確保回程時火缸的香火一路不滅,每年都必須重新糊火缸,以免火缸破裂香火熄滅。由於白沙屯媽祖堅持保留這項傳統,不願意改用現代小火爐裝香火,因此糊火缸技術得以保存。
地方文史工作者吳登興表示,白沙屯媽祖進香團出發前,會派人將舊火缸送至朝天宮,由朝天宮人員洗掉去年的糊土,再用細土、紙棉、鹽巴調水重新糊土於火缸內外成為保護層。等到刈火前1小時,將線香、金紙、蠟燭與燒紅的木炭置入火缸內作為火種,刈火後便能確保香火不滅。
吳登興說,糊火缸技術是老一輩師傅所流傳下來的,至少有100多年歷史,由朝天宮工班人員一代傳承一代。目前僅由朝天宮為白沙屯媽祖進香團施作,糊火缸目的在於保護火缸的完整,使用的材料與技術中隱含著各種傳統知識與文化,有必要保存傳承。
另外,刈火時起火技術所使用的金紙、蠟燭、線香等宗教物件,除具宗教神聖化的意涵,也隱含著助燃、延長燃燒時間等科學知識,顯示先民在早年沒有電子爐、瓦斯爐的情況下,以智慧克服困難,讓香火長時間燃燒不滅,得以薪火相傳。
(中國時報/張朝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