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金山區蹦火漁業傳承百年,成功申請成為新北市無形文化資產,漁民使用磺火捕魚法,在點燃乙炔並發出「蹦」的巨響時,點燃火炬,成千上萬青鱗魚會隨火光集體躍出海面,畫面相當壯觀,北觀處和新北市農業局都有推出行程協助推廣,除可提升蹦火漁業知名度,還可以增加漁船收入。
金山在地文史工作者郭慶霖表示,300多年前先人發揮智慧就地取材,研發出火把漁業,隨時間演變,漁民發現磺石加水後會產生乙炔氣體,燃燒時放出的高溫、高熱不亞於傳統火把,因此,創造出台灣北海岸獨有的「磺火捕魚法─蹦火仔」。
郭慶霖指出,現在漁民會利用磺石加水產生乙炔氣體,接著點燃乙炔,等待「蹦」聲響起時,瞬間點燃火炬,此時,成千上萬隻具趨光性的青鱗魚會受光吸引,飛躍海面,漁民會利用事先架設在漁船旁的漁網,將魚捕撈上船。
郭慶霖提及,蹦火漁業面臨存續危機,近年僅剩一艘「蹦火漁船」,為了不讓「蹦火仔」絕跡,已成功於2015年申請成為新北市無形文化資產;北觀處今年首次以策展方式,增加與民眾互動性,內容從早期火把漁業的演進、文化價值,一直到蹦火漁業觀光亮點。
金山蹦火船長簡士凱說,以往農曆7月半後,青鱗魚會慢慢減少,但今年至今數量仍很多,是6年以來魚量最多的一年,現在地方漁民自組蹦火合作社,持續朝觀光、食品加工發展努力。他強調,夏天的浪相較平靜,民眾上船會要求穿上救生衣,不會有安全疑慮,也不用擔心暈船問題,只要保持愉悅出港拍照,放鬆心情體驗。
此外,北觀處進一步指出,8月19日起至9月30日,每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在金山遊客中心一樓設有「蹦火仔」文化展,現場有志工進行導覽解說。
(中國時報/陳彩玲、李奇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