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歷史博物館2016年起研究曾文溪下游民眾「扛茨(同厝)走溪流」文化行為,繼去年推出特展後,今年更將展覽搬至庄頭,在安南區溪南寮興安宮文物館展出一整年,25日由耆老扛起縮小版的竹籠屋,演繹日治時期西部居民因水患發展出來的獨特生活文化。
台灣西部沿海地區早期因水患頻仍,居民發展出竹製的竹籠屋,不僅涼爽,更因竹子輕巧,遇水災時,住戶可以「扛」起屋子搬家,成為在地口中的「扛茨走溪流」。後期因水泥建構房子當道,竹籠屋漸趨式微,居民不再隨著水患扛屋遷徙,「扛茨走溪流」變成耆老口耳相傳的一句話,直到台史博學者找到相關文獻,證明曾有這麼一段已然消失的文化行為。
台史博研究員找來高齡80餘歲匠師李養,是台南現存能夠編出整棟竹籠厝的人,由他打造縮小版的竹籠厝,去年在館內展出。今年則將展覽移至當年水患頻仍的發生地,即曾文溪下游的安南區溪南寮,並在興安宮展出,數位耆老合力扛起縮小版竹籠屋,說的都是小時候住竹籠屋的記憶。
台史博透過將展覽搬至庄頭,對照當時人民對抗環境襲擊發展的竹籠屋歷史,呈現過往台江水患居民生活樣貌,展期為期10個月,李養最近也正打造一棟實際大小且可居住與「扛著走」的竹籠屋,為台灣歷史文化留下見證。
(中國時報/程炳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