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市城鎮藝術工坊主人劉鎮誠從事裱褙業30餘年,以美術館等級的保存模式,細心面對每件裱褙作品,將藝術品控制在鹼性環境中,甚至無酸裝裱防水處理,以因應台灣潮濕氣候,他用心擦亮了裱褙金字招牌。
56歲的劉鎮誠曾任職慈濟基金會多媒體組,專責展覽規畫、執行,去年創立「城鎮藝術工坊」,專責裱框設計、美術館典藏保存及分級等,最近應文化局之邀,講演「藝術『裱』現『框』出美感」,備受好評。
「美術館保存的模式,大部分來自大陸型氣候國家研發出來的無酸保存法。」不過,劉鎮誠說,這並不符台灣海島型氣候,台灣必須因地制宜,再加上防潮、防水處理,才能延長作品壽命。
往昔裱褙工夫不外傳,中國字畫的裝裱是父傳子,後來才慢慢出現師徒制。劉鎮誠說,他22歲當兵退伍後,有幸因緣聚會,一邊接手伯父交棒的玻璃行,一邊向師傅學習裝裱技術。
「裱框不是只有4根木頭而已。」劉鎮誠表示,裱框材料百百種,科技進步,新的材質不斷研發出來,如何找到合適的材質很重要,裱框就如同模特兒穿的衣服,是一門對藝術品鑲黏加托材料、裝飾、加固及保護的裝潢藝術,是作品發展過程的輔助性藝術。
這種行業會碰到作品斑點、發霉,或漿糊脫落、變形等問題,常會發生糾紛,因而,他裝裱時都會製作完整的裱框履歷,從接單至成品出手,一定拍照存證,不僅保護自己也是對消費者的保障。
以畫魚馳名遠近的畫家黃茂盛而言,父親原本在漁會上班,小時印象就是,老爸常帶魚回家,為懷念父恩,他對魚特別有感覺,雖非科班出身,但粉彩畫魚10餘年,只要作品一PO上網,馬上被瘋搶,而劉鎮誠運用多元的裱框手法,是讓作品更加出色的重要因素,他讓裱褙走上精緻設計與保存的路線,提升了裱褙藝術。
(中國時報/范振和)
你可能還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