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上的交響樂團熱情演奏,各聲部各司其職,互為唱和,於是音符成為音樂,但你知道交響樂團是如何演奏的嗎?奇美博物館以收藏名琴成為世界上舉世聞名的博物館,近期與NSO國家交響樂團合作,透過影像與高畫質面板將管弦樂團「擬真」搬進博物館,透過科技讓民眾可以自由穿梭在演奏團員之間,感受音樂的奧妙。
前NSO國家交響樂團執行長邱瑗表示,一般影像為橫幅畫面,但為了顯現真人大小的擬真感,必須改為直立畫面呈現,「拍攝前要先在音樂廳舞台上放置一個近百人的樂團與20台攝影機,拍攝演奏過程NSO每位音樂家必須精準無誤,讓畫面一鏡到底,稍有閃失就要重來。」這些影像資料的傳輸、同步、穩定度、播放效果與展場等問題,經歷一年反覆測試與修正,才對外正式展示。
現在走進奇美博物館樂器廳,每逢整點,展場就會揚起交響樂曲,以18個影音同步播放呈現樂曲的演出,每個畫面播放真人大小的音樂家演奏情景,搭配前台中央的指揮,營造出管弦樂團就在眼前表演的氛圍。
一般民眾還能走入樂團之中,從指揮家、演奏家的角度,體會各個樂器之於交響樂團所扮演的角色,民眾一眼就能清楚了解樂團中弦樂、管樂與打擊樂等不同樂器的規畫位置,對古典樂有初步的認識。
奇美博物館以收藏名琴聞名,以系統性方式針對全球重要製琴師的師承派別、區域與年份進行蒐集,至今已是全球最大提琴典藏機構,蒐藏超過1100位製琴家,總計1300多把琴。其中最知名的莫過於一路陪伴柴可夫斯基大賽銀牌得主曾宇謙的瓜奈里名琴「塔里希奧」(Castelbarco- Tarisio),該琴是曾宇謙上柴可夫斯基大賽戰場的夥伴,低音細膩沉穩,高音清亮,至今價值超過上億。
(中國時報/趙靜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