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阿里山鄉茶山村用涼亭文化推行地方創生,部落有鄒族、布農族、漢族等3族共融的多元文化,用友善農法種小米、筍子、產製苦茶油等作物,在這裡生活或旅遊彷彿進入世外桃源,縣長翁章梁體驗後,也推薦給遊客。
茶山也稱「珈雅瑪」部落,因日據時期稱「chayama」與日文「茶山」同音而得名,是移民共融的部落,早期達邦、特富野的鄒族、台東布農族、瑞里山區漢人陸續遷居來此。
民宿業者許霹耀說,其祖先就是從瑞里移居來此開墾的漢人,茶山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賴宥任的家族來自布農及鄒族。賴宥任說,10年前他回山上與族人重建88風災後滿目瘡痍的部落家園,將前村長李玉燕推展多年的茶山涼亭節文化再深耕,茶山遊程豐富,有體驗月桃鳥笛、風笛、搗麻糬、射弓箭、農事、賞螢、珈雅瑪瀑布玩水抓溪蝦魚等,每個遊程都蘊含族人代代流傳下來的傳說故事及生活歷程。
「天神取火」就是茶山部落裡為人津津樂道的鄒族神話故事,李玉燕說,遠古洪荒時代,火源滅絕,大地陷入黑暗,有紅嘴黑鵯自告奮勇向天神取火,卻功敗垂成,還被火燒到全身焦黑,僅剩嘴巴紅色,最後是麻雀驚險完成取火的任務。
茶山部落種小米為主要雜糧作物,也是麻雀最愛食物,族人為感念麻雀的貢獻,在田間布滿用竹子和銅罐製驅鳥器,農婦工作時,不停地拉扯驅鳥器,就是對麻雀手下留情。
賴宥任說,茶山部落終年有螢火蟲,3至6月是螢火蟲求偶期,賞螢好時機,來茶山賞螢、體驗天神取火,品嘗友善農作法收成的農特產,從遊程到餐桌都徜徉在大自然。
(中國時報/廖素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