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5・中時-專題報導

2019-02-25・中時-專題報導
王文志竹夢踏實 打造心靈桃花源

編織人和自然的對話

大型竹編裝置藝術作品享譽全球的藝術家王文志,作品風行日本、澳洲等地,今年屏東大鵬灣的台灣燈會主題燈,由他以35萬顆蚵殼打造大型作品《海之女神》,同時他將第四度受邀參與日本瀨戶內藝術祭。王文志表示,「我的作品有一個重要的概念,就是在這個忙碌的年代裡,為大家創造世外桃源,那是一個溫柔的空間,讓人可以溫柔地走進來,停靠在心靈原鄉。」

藝術家王文志應邀於第三屆日本瀨戶內藝術祭製作大型竹編作品「橄欖之夢」。(王文志提供)
藝術家王文志應邀於第三屆日本瀨戶內藝術祭製作大型竹編作品「橄欖之夢」。(王文志提供)

四度受邀 瀨戶內藝術祭

王文志從小在山林裡長大,不愛讀書,長大想走藝術的路,長輩們警告:「學美術,你會餓死。」不過,爸爸反而鼓勵他:「不要管別人怎麼說,做什麼就要像什麼。」他半工半讀完成學業,做過工人、賣過茶葉,堅持藝術創作的路。以下是王文志接受《中國時報》專訪摘要。

問:請談談您的童年經驗。
答:我是來自嘉義梅山,小時候和哥哥們一起上山伐木,我喜歡幻想如果住進大神木裡,不知道會如何,應該很有安全感吧。在山上我們一起住在工寮裡,這種集體行動的方式,影響我很大,我的作品大多需要很多人合力完成,這在當代藝術裡較少見。

老爸壯膽 學美術沒餓死

大四那年,我在一塊相思樹木上,放了一把斧頭,控訴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這件作品名為「自然的控訴」,1988年在台北市立美術館「中華民國美術新展望」獲得優選獎,給了我很大鼓勵。

爸爸是砌石師父,嘉義半天岩紫雲寺有爸爸工作的痕跡。我跟家中長輩說「我想讀美術系」,長輩們總是說「學美術,會餓死」,但爸爸告訴我:「不要管別人怎麼說,想做什麼就要做到最好。」這句話對我的影響很大。爸爸書讀得不多,卻能通曉道裡,我家門前放了一顆石膽,是爸爸敲打大石頭鑿出來的,我把它放在隨處可見的地方紀念爸爸。

喜愛畫畫 27歲才上大學

問:國中時期啟發您學習美術的老師,帶給您什麼樣的影響?

答:那時老師剛從師大畢業,短暫來教我們,他看到我很會畫畫,就帶我跟他一起做壁報,教我畫畫,送我很多畫具,讓我很激動。我跟老師說,想讀美工科,但是他告訴我:「你要讀美術系。」我一直把這句話放在心上。

我最初讀化工,剛畢業時去做濾水器相關工作,也幫人帶小孩,當下我問自己在做什麼?我不是應該要做有興趣的工作嗎?我回到嘉義高中找一位畫家老師學畫,卻碰了壁,老師說不可能,考不上。後來我到永和畫室學畫,接著入伍服役,退伍後才考上文大美術系,27歲上大學,起步比別人晚。

原民啟發 交織心靈空間

問:為何選擇以竹子作為創作媒材?
答:竹子是一年生植物,長得快,較環保。原住民朋友給我很大啟發,他們教我編織技法,編織的過程像是人和自然的對話,也有勞動意象,和情感串連,後來陸續實踐這樣的想法。

2010年我在瀨戶內海的小豆島上,以當地「中山村」和「肥土村」兩地的竹子創作「小豆島之家」,這件作品連結兩村情感,是情感交織的過程。待在裡頭的空間經驗也很特別,可以聽見自己的心跳聲,我認為這個空間除了是實體的空間,同時也是心靈的空間。

(中國時報/李欣恬)

藝術家王文志以35萬顆蚵殼打造「海之女神」,為2019年台灣燈會主題燈。(王文志提供)
藝術家王文志以35萬顆蚵殼打造「海之女神」,為2019年台灣燈會主題燈。(王文志提供)

象徵重生與黏合 閃耀大鵬灣

35萬顆蚵殼 托起海之女神

王文志作品中有強烈的勞動意識,屏東大鵬灣燈會的《海之女神》就融合移工及新住民意象,以35萬顆蚵殼打造,象徵新住民在台落地生根,這個作品也是王文志帶領新住民及新二代一起合力完成。王文志表示,「蚵殼可以重生,黏合度也強,如同台灣人、新住民的特質,作品本身也留下眾人合力的汗水和記憶,別具意義。」

王文志表示,每次為一地打造作品時,最先考量的是如何和當地特色連結,「大鵬灣有海洋意象,牡蠣殼有再生象徵,取肉之後再丟到海裡,可以養育新的牡蠣。很符合在這塊土地生長的人的狀態。」

王文志表示,為了表現記憶和情感的串聯,在黏合作品的過程中,他也帶領眾人在牡蠣殼上寫下心願。他說:「原本的作品名稱是『你容我融,多元包容』,後來大家看看海邊,又看看女神的形象,最後取名為『海之女神』。」

王文志今年即將受邀第四度參加日本瀨戶內海藝術祭。從參與第一屆瀨戶內海藝術祭迄今,王文志在小豆島先後完成《小豆島之家》、《小豆島之光》、《橄欖之夢》等三件作品,廣受好評。王文志表示,每一次在當地做大型編織,都讓他和當地產生一定程度的情感連結,今年他將以「小豆島之戀」為命題。

王文志說,「這裡的戀,不限定是情侶之間的情感,也可以是人和人、人和物之間不同的關係情感,我的作品不嚮往一下子就要帶給人驚艷,比較傾向一層層慢慢堆疊而來,希望大家可以溫柔地走進來,體會自然,還有無形的心靈成長空間。」

(中國時報/李欣恬)

曾嚮往巴黎 也曾迷失

山上來的孩子 從故鄉找到創作養分

黝黑的皮膚、深邃的輪廓,加上高大的身形,王文志經常被誤認為原住民,但他說:「我不是原住民,我也很想當原住民,我是山上來的孩子,故鄉是我最好的創作養分。」

王文志文化大學畢業後,曾到法國巴黎進修4年,見識國外當代藝術的繁盛,對他最大的啟發,就是讓他自己更加理解,假如要做一名藝術家,一定要找到自己的道路和創作語彙,「我曾經是嚮往巴黎的人,但吸收這些西方語彙的過程中,卻讓我逐漸迷失,找不到創作方向,一度有3年無法真正做出作品,我逐漸感受到對自己不夠了解,對台灣也不夠了解,假如對自己的土地不了解,又怎麼能做好藝術家?」

於是,王文志回到台灣,從最熟悉的家鄉嘉義重新出發,從最熟悉的木頭開始。1997年,他在嘉義以杉木堆起大型裝置藝術《大衣櫃》,表現嘉義人的生活經驗,後來也以竹子為素材,編創首件大型裝置作品《九九連環》,讓他重新找到空間和人的關聯。

2001年在威尼斯雙年展展出的作品《方外》,以木頭打造而成的木桶,則是回應他童年時渴望住進神木的想像,展出時也引發外國人好奇心。

王文志表示,不同的作品在不同的地方展出,都有自成一格的魅力,「我始終認為,好作品要從土地裡長出來,而不是從外地移植,是在地原生的精神力量。」

(中國時報/李欣恬)

王文志小檔案
王文志小檔案

  • 策畫:謝錦芳
  • 執筆:李欣恬
  • 攝影:黃世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