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3・Array

2024-04-03・Array
陸低空經濟夯 逾20省市寫入政府報告

 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今年大陸已有20多個省市將「低空經濟」相關內容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根據測算,去年大陸低空經濟規模達到5059.5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速達33.8%;截至今年2月,相關領域共有企業超過5.7萬家。預計到2026年,低空經濟規模有望突破兆元人民幣。

 據大陸工信部,低空經濟是在1000公尺或3000公尺以下空域,涉及無人機、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汽車等多個方面,涵蓋空中通勤、物流、旅遊、城市管理等多個領域及經濟應用場景。

 今年大陸全國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寫入發展低空經濟。據不完全統計,去年底至今年初,已有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將低空經濟寫入當地的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

 第一財經報導,業內分析,低空經濟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產業鏈條長,涵蓋了航空器研發製造、低空飛行基礎設施建設營運、飛行服務保障等各產業,既包括傳統通用航空業態,又融合以無人機為支撐的低空生產服務方式。

 分析認為,低空經濟協同創新空間巨大,跨界融合將迎來新機遇,大陸在電動車、動力電池、軌道交通等領域的技術積累,也為相關產品研製提供技術支持。

 賽迪顧問發布的《中國低空經濟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23年大陸低空經濟規模達到5059.5億元,增速達到33.8%。隨著低空飛行活動的日益增多,以及低空基礎設施投資拉動成效,預計到2026年低空經濟規模有望突破兆元。

 報告顯示,在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領域,2023年中國產業規模達到9.8億元,年增長77.3%,預計到2026年將達95億元。此外,報告認為,民用無人機已成為低空經濟發展的主力機型,2023年中國民用無人機產業規模達1174.3億元,年增長32%;工業級無人機產業規模則達766.8億元。

 根據賽迪顧問統計,截至2024年2月,大陸低空經濟領域共有企業超過5.7萬家,從成立時間看近五年新成立的企業數達到近2.1萬家,近十年成立的企業數占比接近80%。(旺報/陳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