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2・Array

2024-06-02・Array
保糧護國安 陸首部糧食專法實施

 為保障糧食供給,確保糧食國安,大陸官方制定的《糧食安全保障法》1日正式實施,其中對節糧減損的重點領域、環節做出制度規範,內文範圍包括耕地保護、糧食生產儲備與應急等。尤其在糧食緊急狀態發生時,不服從政府統一指揮和調度可罰款金額最高200萬元(人民幣,下同),甚至近期也成功把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種植收入保險政策推展至全大陸。

 但對此新法,路透報導表示,從初次公布徵求意見到通過生效只費時6個月,且法律措詞含糊,可能不會對糧食生產提高有重大影響「反映出中國大陸在解決相關問題上的急迫性,這些問題包括缺乏可耕地、灌溉水、勞力和農業技術」。

 《糧食安全保障法》合計10章節、74條內容,涉及耕地保護與糧食的生產、儲備、流通、加工、應急、節約,還有監督管理與法律責任等面向,要求提高防範和抵禦糧食安全風險能力。

 例如在保護耕地方面,要求建立嚴格控制各類占用耕地行為與「黑土地」保護制度,以保障該種地質的優良生產能力。但新法上路前幾天,央視報導長春市農安縣以建設「君子蘭小鎮」為名,徵占大面積黑土地蓋起高級別墅,引發當地政府成立調查組徹查中。

 此外,在糧食緊急狀態發生時,新法也明定若不服從政府統一指揮和調度,可視情節輕重,對單位罰款金額2萬到200萬之間;對個人罰款2000元到20萬元不等。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近年來曾多次表示「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回顧近期相關措施,包括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3月主持國常會就通過《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方案(2024-2030年)》,點名保障糧食安全是頭等大事。近日也部署全面實施三大糧食作物的完全成本保險與種植收入保險政策,將這兩項農保範圍從產糧大縣擴至全大陸。

 除保證土地糧食安全,地表的生物多樣性也備受關切。在中科院轄下的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是大陸第一個以此類保存為主的綜合保藏設施。截至去年底,這家「種子銀行」已保存野生動植物的種質資源近3萬種、超過30萬分,其中野生植物種子超過萬種達近10萬分,成為目前亞洲最大的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旺報/吳泓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