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7・Array

2024-06-27・Array
中國產品競爭力 李強:非政策補貼

 西方國家抨擊中國透過補貼政策,把廉價電動汽車銷往海外,大陸總理李強反駁,中國產品的競爭力不是「補」出來的。大陸氣候變化事務特使劉振民則呼籲美國,「電動車加稅」引入氣變談判,不利全球合作。德國交通部長維辛也支持中國,批評歐盟的關稅政策是破壞性做法。

 李強25日下午在大連出席2024年夏季達沃斯論壇外國工商界代表座談會。在聽取與會工商界代表發言後,李強表示,經濟發展要在發揮比較優勢中塑造競爭優勢。中國產品之所以有競爭力,絕不是「補」出來、「保」出來的,而是包括外企在內的各類企業在公平競爭的賽道上一步步拚出來、幹出來的。中國願與各國企業攜手努力,更好推動全球經濟創新發展。

 李強也向外資信心喊話,中國將持續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進一步放寬市場准入,落實好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不斷提升服務業開放水準,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為各國投資者提供更多機遇、更好環境。

 此外,劉振民「在充滿競爭的世界格局中發揮氣候領導力」的專題會議上提到,中方並不希望美國把加徵新能源車關稅的問題,引進到多邊氣候變化談判中,而是期望透過雙邊談判解決。談到氣候合作的前景,他擔憂明年地緣政治局勢或將更緊張。

 美方宣布將對陸製電動汽車關稅從25%提升至100%,這是否會影響雙邊氣候對話的進程?劉振民表示,美方告訴他,會把加徵關稅看成雙邊貿易問題。中方也不希望美國把該問題引進多邊氣候變化談判當中去。「如果該問題介入,整個多邊氣候變化合作就會完全垮掉」。

 此外,繼德國副總理哈貝克訪陸後,德國聯邦數位與交通部部長維辛24日也赴陸訪問。德國《法蘭克福匯報》報導稱,維辛在上海批評歐方對陸製電動車加徵關稅,呼籲歐中解決貿易爭端。他更直言,「關稅是一種破壞性的做法。」,呼籲歐盟執委會不要尋求加徵關稅,而要爭取良好和公平的競爭規則。(旺報/藍孝威)